2015-09-21

XQ操盤高手的介紹



「XQ全球贏家」是一套很強悍的股票系統,除了即時報價(用來看盤)、龐大的資料庫(用來研究與分析,包含技術分析、籌碼分析與基本分析),也可以進行選股和交易,更進階的應用則是可以把腦中的想法轉換成電腦的語言,進行程式交易。而現在,這樣的軟體推出了輕量的免費版本「XQ操盤高手」,雖然有很多功能需要額外付費,但是就免費的部份,已經可以滿足不少投資人的基本需求。

一般台股的投資人大多會透過以下幾種方式看盤和交易:

1. 入口網站:各大入口網站其實都有股票資訊的提供,大概是目前台股投資人最熟悉的看盤環境,但是一來操作比較陽春,二來大多跟交易沒有串在一起,所以雖然很方便,不管哪一台電腦,打開瀏覽器就可以用,但其實對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投資人來說,入口網站的資訊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

2. 券商軟體:相較入口網站所提供的股票資訊,一般券商在投資人開戶後都會提供軟體方便投資人看盤和下單,已經比入口網站更好用了,而專屬軟體雖然需要一點學習時間,不過熟悉之後,操作的便利與反應的速度,絕非入口網站可以比的。這邊要強調,速度的重要,其實不是為了要不斷進行交易或是跟市場上比下單的快慢,而是可以在同樣的時間內做更多的研究。你可以試試看,在入口網站查詢10家公司的歷年配息和在券商軟體查詢,花費的時間有差多少。

3. 手機App:手機有很多優勢,例如隨時隨地都可以看盤和下單,而且也不會像是公司電腦可能在網路的使用上被管制,所以對工作性質有需要常在外面跑,或是為了工作效率擋員工看盤的公司來說,手機App就成了最適合的工具,但是有經驗的人也都知道,手機App就只適合初步查看報價和下單,對於進一步的分析與研究就沒辦法了。

對於一般投資人來說,我會比較建議用券商所提供的軟體看盤和交易,這跟資訊的豐富度與反應的速度有關,大多數的人時間都很有限也很寶貴,所以用最有效率的工具是必然的。只是券商提供的軟體其實也很陽春,雖然交易貢獻夠大的投資人,券商甚至會免費提供更強大的軟體給這些頂級客戶,不過對於一般散戶來說,要不就是屈就陽春軟體,要不就要花大錢買軟體,可是如果績效沒那麼好、本金沒那麼大、交易沒那麼頻繁,散戶也很難能拿出錢來投資更強大的工具。

所以在考量成本與效率的情況下,「XQ操盤高手」這套免費軟體就值得投資人花點時間嘗試看看的新工具,功能雖然比不上「XQ全球贏家」,但也比券商的軟體要更強大,下面這就是「XQ操盤高手」的重點功能。


1. 雲端策略:這算是初級的程式交易,不過使用者不必自己寫程式,軟體內已經有許多策略,而且一般的程式交易還是以技術分析或籌碼分析為主,這邊則還有一些基本分析的策略,例如下方的截圖就可以看到財務應用的策略,有高殖利率、低本益比、低股價淨值比的策略,而且也把條件與程式碼都寫在說明裡面了,例如高殖利率的選股條件是:本益比低於12倍、累計營收年增率大於0、連續五年現金股利都大於1.5元。


2. 型態選股:這個功能挺有趣的,可以把股價走勢的「型態」拿來選股,電腦會自動幫你找出有哪些股票,在哪些時候曾經出現過很類似的走勢,而且還幫你算好回測,如果你知道這個樣子的走勢未來上漲機率有八成,那麼就可以作為一個上漲前型態的參考,但是如果回測出來上漲或下跌各佔一半,那麼這個型態恐怕就沒有參考價值了。


3. 多券商下單:這算是「XQ操盤高手」跟券商所提供的軟體最主要的不同點了,因為券商的軟體都綁自己的下單,總不會A券商的軟體可以讓你在B券商下單吧?但是因為各種原因,例如資金的控管(每個券商只放一部分資金)、現貨與期貨分開(券商的主力不同)或是幫家人代管(父母親不熟電腦下單),可能同時會有三家券商、五個帳號的管理問題,以往你可能要安裝各個券商的軟體,但是現在可以用「XQ操盤高手」這個軟體來解決這個麻煩。

那麼,這個軟體除了上述的三個主打功能,還有什麼其他可以幫助投資人的資訊呢?以下就以台積電為例,列舉12個個股的資訊(以下點圖都可以放大):

1. 技術分析:

2. 基本數據:

3. 所屬產業:

4. 機構評等:

5. 主力進出:

6. 營收走勢:

7. 產銷組合:

8. 獲利能力:

9. 資產負債分析:

10. 個股比較:

11. 股利政策:

12. 相關原物料:

這些資訊包含技術分析、籌碼分析、基本分析等各種資料,不但有經過視覺化,能直接看出重點,也能與其他公司或整個市場做比較,而且提供的時間長度也很大方,甚至可以下載自行研究與分析,我想對投資人來說,這樣的資訊應該是相當豐富而足夠的了。對於這個免費的軟體,就先介紹到這邊,投資人可以自行下載安裝來自己試試看,安裝後可能需要重開機,而成功啟動之後可以加入會員,只要有手機號碼和E-mail可以做認證即可。

免費下載頁面


2015-09-18

對媒體社群影響力資訊圖表的建議

最近有不少新創團隊都發表一些數據分析的圖表,先是Whoscall,再來是QSearch,我想這些團隊的確是有不少的資料,使用者打或接電話、上臉書按讚或分享,就會源源不絕產生許多資料,但是就先別說視覺化上面的悲劇,即使對於最簡單的數據統計都還不及格,更別提有什麼分析了。

真的很可惜的是,這幾個分享裡面,不只看不出「分析」的專業,其實連「領域」的專業都沒有被顯現出來。最近在看How to Lie with Charts-Investor's Edition,書上就寫了一堆用分析和圖表騙人的技法,如果數據分析的過程中意圖不軌,其實是很容易被抓包的,可是如果沒有意圖不軌而是專業不足的情況下,提供了不完整的資訊,或是自己對於(大)數據的解釋太奇怪,那反而從本來要突顯自己的專業變成暴露自己的缺陷了。

這篇文章就試著來分析QSearch和Re-lab兩個團隊合作的資訊圖表,提供一些建議。

視覺部份,這個圖裡面有太多的雜訊,像是雙軸其實用簡單的線條加上刻度就可以了,作成這種軌道的形式並沒有比較好閱讀,反而在視覺上變得比圖上的資訊還要更重,你遠遠看這張圖不是先看到裡面的點,而是那兩條又粗又明顯的軸。這只是圖表的輔助資訊而已,不該被這麼強調。

另外,背景也有許多莫名其妙的點,其實在大多數這種XY軸的圖表,基本上連刻度線都會拿掉,為什麼?因為重點不在精確的位置或數據,而在分佈的位置所代表的意義。換句話說,這個圖一看就知道點的分佈呈現對角線,分享數與讚數有正相關,那麼LTN那個點的縱軸刻度是1.1還是1.2會影響資訊的閱讀嗎?不會啊!但是卻出現了一堆沒有人會在乎的格點在背景,就變成雜訊了。

這個圖表中,每個媒體總共有三個資訊:每篇的讚數(單位:千)、每篇的分享數(單位:百)以及該媒體的專頁粉絲人數。前兩者分別是橫軸與縱軸,而圓點的顏色代表的是粉絲數,但是這邊顏色的區分並不是很明顯,而且沒有顧慮到色盲,看起來可能會變成:


對沒有色盲的人來說,可能會因為螢幕的對比或顯色不理想而根本不清楚四個粉紅色的差異,而對紅綠色盲的人(Protanopia)來說,剛剛提到的背景格點,就會跟這些要表達重要資訊的圓點混在一起了,因為都是藍色。那該怎麼做呢?如果真的要用顏色呈現,那差異要更大一點,而且可以的話要去用色盲模擬器看一下對於色盲的讀者來說,會不會有無法辨識的情況出現。也因為顏色常常造成問題,所以一般還是比較建議用大小來表示,也就是俗稱的泡泡圖,這邊可以看一下視覺化大師Has Rosling的表現方式:


在這張圖上,橫軸是每一個媽媽生育的小孩數,縱軸是平均壽命,圓圈代表一個國家,大小是該國的人口數,顏色是該國位於哪一個大洲。由此可知,階層或分類資訊才比較適合用顏色來呈現,數量資訊則應該用大小或長短來呈現,因為我們人的視覺很難將顏色的濃淡深淺對應到數字的大小。

最後,來談談三筆資訊的安排。前面提過,這個圖表中,每個媒體有三筆資訊:每篇的讚數、每篇的分享數以及該媒體的專頁粉絲人數。這三筆資訊都是正相關嗎?粉絲數越多,每篇新聞的讚數應該也越多,而分享也會越多,是這樣嗎?從目前的圖表上來看,至少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好像的確有這樣的關係,可是這好像也沒什麼特別的不是嗎?可能不必做圖表都知道呀!

其實這些資訊應該要更進一步來分析。既然「看起來」是正相關,那為什麼不就做個分析,把回歸線畫出來,看看相關程度有多高?而又有哪些媒體偏離了回歸線?這些偏離又代表什麼意義?我先自己簡單畫一條對角線,其實就可以看出一些有趣的東西:


有沒有發現,ETtoday的位置特別偏低於對角線?換句話說,在相同的讚數上,ETtoday並沒有拿到應有的分享數,而蘋果日報在這個部份的表現就比ETtoday要好。那能說Yahoo!新聞就拿到比其他媒體更多的分享數嗎?不行,因為這只是我隨手畫的對角線,要判斷的話還是應該畫出回歸線。

另外,有另一個明顯的問題是:媒體的社群規模,大小差很多,所以變成還要另外把左下角的五個媒體放大,但是其餘四個規模比較大的媒體卻又顯得非常的疏離,一來就算放大也看不出來左下角的五個媒體之間關係如何,二來畫面上有太多空白也顯得浪費了。對兩個軸的座標取對數是一個常見作法,其實處理方式不少,就看製作圖表的人想要呈現的內容到底是什麼?

媒體的大小還有另一個值得討論的點,如果有原始數據可以進一步探討。就我剛剛畫的對角線,小媒體大多數都在對角線上方,而大媒體則大多在下方。這是否意味著小媒體雖然粉絲人數少,但是認同度比較高,所以更願意分享?而這樣的現象,當橫軸改為粉絲人數,縱軸改為讚數或分享數之後,畫出來的圖表又會呈現出什麼樣子呢?會不會一眼就看得出來,有些媒體雖然粉絲人數很多,但是讚數與分享數所呈現的社群影響力其實反而都很差?

這個圖表的標題是「社群影響力指數」,但其實我們看不到一般定義的「指數」,指數是一串數值,通常會隨著不同時間而改變,例如如果我認為讚和分享的數量代表影響力,但是粉絲人數可能是買得到的,所以應該把讚數和分享數除以粉絲數,才能夠真實反應一個媒體的社群影響力,那麼我在計算社群影響力指數的公式可能會是(讚數+分享數)/粉絲人數。但是這邊其實看不到這樣的「指數」,而一般用指數會呈現的是過去變化的趨勢,這邊也沒有。換句話說,我們只看到單一時間點的現象,而無法進一步知道,有哪些媒體的社群影響力正在增加?又有哪些正在衰退?

綜合以上的討論,雖然這個圖表試圖呈現哪個媒體的影響力比較大,可是大多數讀者看完的印象可能是:粉絲人數多,讚數就多,分享就多,影響力就大。這樣的解讀就社群經營來說卻不是標準答案,因為會導致錯誤的決策:狂買粉絲人數就是有影響力的媒體了。其實相同的數據,是可以很清楚看出,有一些媒體的社群經營真的比較好,然後再去解析他們做了什麼,為什麼讓他們的影響力這麼好?我覺得這才是專業而有深度的分析。


這個圖其實最大的問題在於:傳播力的公式是怎麼來的?真的能代表一個媒體的傳播能力嗎?例如,udn的傳播力是14%,三立的傳播力是7%,如果udn有一篇100讚的新聞,可以拿到14個分享,三立有一篇1000讚的新聞,可以拿到70個分享,所以看公式是udn的傳播力比較好?但是看真正的分享數,卻是三立大勝?在這邊,我認為忽略粉絲人數其實是有問題的。

像是Yahoo!新聞每篇有9.8千讚,蘋果日報每篇有7.9千讚,這都是相當具有威力的傳播力啊!可是按照這個公式,他們在傳播力上卻相當落後,甚至每篇新聞可以有7.74千讚的ETtoday,竟然在傳播力上吊車尾,而每篇只有0.07千讚的中央社和udn,卻是傳播力的龍頭?

其實這個公式呈現的,並不是傳播力,而是社群的互動特性。像是udn、中央社、三立與TVBS在粉絲人數上都很小,但是他們的粉絲特別喜歡分享,例如udn和中央社,每100個按讚,就有14個分享。但是即使粉絲喜歡分享,卻傳播不出去,因為他們的粉絲人數本來就很少。如果真的傳得出去,其實粉絲人數也就會增加了,而不會一直維持在「社群小媒體」的階段,即使他們在紙本或電視上都是大媒體。

另外,有的媒體新聞則數非常多,有的媒體則數卻很少,像是蘋果日報的即時新聞數量之大,根本沒有人能看得完,但卻仍然會有少數幾則爆紅並且讚數與分享數都相當可觀,甚至一則新聞就超過一家媒體一天所有新聞的讚數與分享數。在討論傳播力的時候,這種情況也是應該考量進去的,因為瞭解傳播力,最終還是要回過頭來看看對於媒體經營的測略有沒有什麼幫助,但是如果沒有顧慮到這些,恐怕做出來的決策會錯很大。這就是我前面說的:「本來要突顯自己的專業,變成暴露自己的缺陷」,會這樣思考傳播力,圖表製作的人應該沒有太多經營粉絲專頁的經驗,也不太瞭解媒體社群的特性。

就資訊呈現來說,一個資訊圖表不是數據圖表,資訊是富有意義的數據,而最終圖表所帶有的資訊要能作為決策的輔助。試問,如果你是一個媒體的經理人,看完這兩張圖表,會有什麼後續的行動?能產生有效行動的,才是好的資訊圖表。

2015-09-16

對台北市預算視覺化的建議

台北市政府開放了2016年度的預算資料,並且由Tonyq大神引用g0v中央政府總預算的視覺化方式,把台北市下一個年度的預算進行了視覺化(台北市新聞稿),讓大家不需要在難以閱讀的表格中摸索。預算資料的開放,是一大進步,而視覺化的呈現,又是另一大進步,能往前走兩大步,其實是相當不錯的,但是當然我們的目標會是希望可以繼續往前走四步、五步,一直往前走下去,讓我們的政治環境可以更接近直接民主與全民參與。這是台北市2016總預算視覺化的網站:http://tpebudget.tonyq.org/view3


本文先就視覺化的方面進行討論,而全民參與的部份會在下一篇文章繼續論述。如上圖所見,進去網站之後就可以看到這樣的一張Treemap,算是預算呈現的基本視覺化,可以一目了然看出教育局的預算是佔最大比例的,而其次則是不相上下的警察局和社會局。

看完之後,大概也只能消化這些資訊,為什麼?因為資訊量有點太多了。以台北市的一級機關來說,有22局、5處、4委員會,一共31個機關,我認為第一層只放這31筆資訊就夠了,像是中間的工務局,有局本部和新建工程處、水利工程處、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衛生下水道工程處、大地工程處,這些其實不需要在第一層出現,在視覺化的過程中反而變成雜訊了,甚至也會出現一些誤解,例如其實工務局的總預算其實才是第二大,而不是警察局和社會局,當然,從顏色的區分還是可以看得出來,但是在第一層就顯示太多資訊,就很容易有誤解的情況發生。

在一開始,我想民眾會想了解的有:
1. 整個台北市的總預算是多少?
2. 預算排名前十名的機關是哪些?
3. 各機關的預算金額與佔總預算的百分比是多少?

這三個問題,在這樣的視覺化,卻反而很難找到答案。甚至,如果把資訊往回推,民眾可能不只想知道錢會花到哪裡去,還想知道錢是從哪裡來的?當然,這又是另一件事情了,本文就預算的視覺化來說,暫時先不去處理。

這三個問題,1和3都很好處理,2則是比較需要另外整理的,其實也就只是排序功能而已,為什麼要做這個呢?因為這代表這個城市的錢,都優先花到哪裡去了?一個工業城市和一個商業城市,預算的安排絕對不同,從預算的編列不但可以看出城市的特性,也能知道錢是否花對了地方?而這其實只要在表格的各個欄位都提供排序功能即可,如下圖。有沒有看到,以金額排序的話(這個表格的預設),剛剛說第二大的工務局不見了,反而如一開始說的社會局和警察局被往前推了,而第四名的公務人員退撫給付則在Treemap的圖上找不到,因為那一塊在警察局和環保局中間的橘色,因為字太多而沒有顯示,但這其實也應該屬於第二層資訊才對。


所以,大家可以去看看各局處的預算,是否如自己想像,有沒有自己覺得很重要的卻只拿到很少比例的預算(其實看金額不準,因為億來億去看起來都很大,但是佔台北市總預算的比例可能很少,只是目前沒有顯示百分比)。像是,勞動局只有47.99億的預算,對台北市將近120萬這麼龐大的勞工人數來說,夠嗎?另外,衛生局也只有45.66億,又要怎麼承擔整個台北市的醫療、食安?

看完第一層資訊之後,點到第二層,因為政府組織的層級就是樹狀的,所以理論上可以一層一層展開,但是也不需要太多層,否則使用與互動上就太過複雜了,兩、三層應該是在合理的範圍內。不過如果打開警察局進入第二層,就可以看到:


135億當中,分局業務佔62.6億,將近一半,大隊業務27.95億,也將近四分之一。但是這樣的第二層資訊,卻在第二層中沒有視覺化了,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而在互動上,因為已經第二層,表格其實不會太大,可以做上方的圖與下方表格連動的方式,滑鼠移動到上方的任何一個格子,下方的表格相對應的那一行就會被反白,點擊之後就可以打開「看更多細節」,這樣使用者才不會還要找。

在分類層級上,每一筆經費從最高階的分級依序為:款、項、目、名稱。目前的Treemap第一層看起來是以「款」為主,「項」為次,但是到了第二層卻只有把「項」提升為主,沒有再往下推,所以即使表格有更細節的資訊,視覺化的圖表上卻沒有,產生了落差。我的建議是,第一層只顯示「款」即可,第二層則顯示「名稱」為主,但把同「項」以相同顏色聚集起來。

例如:目前在第二層的資訊,教育局的市立動物園只能看到6.66億,但是其實更細節的資訊還有許多,但是在圖上只有一個方格:


實際上卻有:

所以多看幾個,我們就知道「目」這個層級的資訊可能不是那麼重要,但是在「名稱」這個層級,卻能明確看得出來那筆預算是怎麼用的,像是動物保育展示,花掉了1.74億元。其實台北市政府的預算,看三個層級就夠了,第一層看「款」,第二層看「項目」,同時也把同「項」的也以相同顏色做區隔,這樣就可以看得出來動物園花多少、圖書館花多少。

另外,這個Treemap的顯示也有一個不太理想的地方,矩型太長條了,會讓讀者在判斷的時候偏向解讀「長度」相關性,而不是真正具有意義的「面積」相關性。像是衛生局的就比較理想一點:


從這邊也可以看到,衛生局的局本部就有45.66億的預算,那是花到哪裡去了呢?看看下方的表格,發現有33.7億是「研究發展考核工作」,其實還不少耶!那這裡面是什麼東西呢?點選看更多細節之後:


有沒有發現,其實看不出這33.7億到底花到哪裡去了,只看到增列和減列的部份。但是這是完整的預算透明化嗎?我會認為至少就這33.7億來說,還是相當的不透明。

不知道是資料提供的問題,還是預算審核過程的慣例,目前的視覺化其實相當重視「變化」,而非「細節」。所以上述的討論都是「鳥瞰圖」,而另一個重點的視覺化則是「變化圖」,如下:


也許是在審查預算的過程中,市議員比較不傾向於看「細節」,而只想去看有哪些比去年多?多列的是不是有問題?又有哪些比去年少?這些少掉的會不會產生問題?如果是這樣,我可以理解,但也會覺得這種預算的審查太過草率,倘若有一筆預算是隨著時代演變已經不應該存在,但是因為每年都不增、不減,很有可能這樣的預算就會一直留下來十幾年都不會被檢討。

而變化圖以這種泡泡來呈現,是理想的嗎?就我來說,會覺得太過眼花撩亂。我比較傾向於同樣分成兩層來顯示,第一層也是31個一級主管機關,第二層則是項目的變化,但是在這邊卻是只有一個層級,的確一目了然,但是卻也眼花撩亂。

另外,這裡有一個很容易誤解的視覺化。這是「變化圖」,所以可能有很大比例的讀者,會認為圓圈的大小就代表變化的幅度。但是這種泡泡圖同時有兩個資訊:圓圈的大小、圓圈的顏色。一般會以大小顯示比較重要的數據,顏色顯示次要的數據或是不同的分類。例如一家公司不同部門的員工人數,圓圈大小顯示人數,顏色顯示部門。

那麼在這個預算的變化圖,我們要怎麼解讀呢?圓圈大小代表什麼?顏色又代表什麼?最重要的資訊如果是預算的增減變化,那麼應該就是用圓圈的大小來表示了對不對?我們可以看到教育局主管的有一個最大的粉紅色泡泡,是「各項教育業務」減列的12億(-2.5%):


其實這樣解讀是錯的。圓圈的大小代表是是「預算的金額」,顏色代表的才是「增減的變化幅度」。所以看到圓圈很大,好像金額增減很多,其實並不是,那是預算的金額很大,要看這種視覺化的圖之前,一定要先仔細看清楚圖例:


可是,說實在的,預算的金額很重要嗎?在我看來,其實真正在研究預算與上一年度的比較時,真正重要的反而不是預算的金額,而是預算的變化百分比與預算的增減金額。也就是說,我不太在乎「各項教育業務」預算金額是480億元,但我要關心的是這筆預算這一年會變化-2.51%(看起來不多)、12億元(金額不小,很難補足)。知道這兩個資訊之後,我就可以很快決策,例如:

1. 比例很大,金額很小(有點重要,還有機會想辦法找來補)
2. 比例很大,金額很大(很重要,是不是有什麼重大變化)
3. 比例很小,金額很小(不重要,沒時間就不處理)
4. 比例很小,金額很大(不太重要,有時間再處理)

而泡泡圖雖然炫,但是其實視覺化有一個很重要的常識:人類對距離的敏感度遠大於面積。所以小泡泡和大泡泡到底差距多少,其實真的很難判斷,這個泡泡是那個泡泡的5倍阿?所以,我會建議用橫式柱狀圖來表達:


左側是目前的呈現方式,右側我則用橫柱的長短來代表金額變化的多寡,顏色的深淺代表金額變化的比例大小。從圖上就可以看得出來,警察局的分局業務預算減列很多,但是比例其實不大,而行政管理減列不多,但比例卻不小。此外,警隊、警察的勤務,預算都有增列。這樣的視覺化,有沒有比較容易理解在警察局的預算中,到底變化了什麼?而又代表什麼樣的趨勢與行政思維?例如:看來台北市是要讓分局的角色降低,加重警隊的角色。而這其實也符合行動派出所的設立。

而如果真的要呈現預算的金額,或是堅持用泡泡圖呈現,其實不如就把變化金額和變化比例變成XY軸,就能很快知道哪些是重要的(比例大、金額也大)。

視覺化,其實就是一種資訊簡化的過程,而資訊簡化的目的,其實是要用來幫助做決策。所以,有些視覺化是很炫很好看,但是有沒有達成目的,卻反而被忽略了。而良好的視覺化,其實就能夠讓台北市民針對自己感興趣的市政去思考和討論,成為一個全民參與的起點。

如一開始所說,這是很棒的起步,而且一次就跨了兩大步,而這篇文章並不是在否認這些努力,而是希望這樣的預算透明化,可以變得更好,讓市民能夠參與,讓民眾對預算的編列有感,知道自己的納稅錢是花到哪裡去,甚至更進一步可以表達自己認為哪些預算應該再增加,有哪些預算其實可以刪減,而你甚至只需要按一下即可表達意見:


目前的視覺化已經是相當多的苦工在裡面了,有很多辛苦的人無私貢獻。所以,大家努力用用看吧!也盡量給予回饋,這是人民好不容易有機會參與預算的開始,要好好把握!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