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2

別再做比較簡單但是錯得離譜的事情了好嗎?

柯文哲在辯論會上說:「在這社會什麼對錯其實很清楚,只是在這個國家對的事情沒辦法去做,而錯的事情一直在做。」

為什麼我們會一直在做錯的事情呢?因為我們總是找一個最簡單的解決方案,解決了表面的問題,然後帶來更嚴重但是不顯著的後遺症。對的事情不去做,因為我們從來就不願意拋棄既有的包袱去改變自己,於是我們早已習慣用製造新問題來解決舊問題。

媒體報導,新北市議員劉哲彰在質詢的時候提到,小學課輔只到下午五點,但是那個時間大部分的家長都還在上班,根本沒辦法接小孩放學,這是許多父母很大的困擾,大多只能送課後輔導班,但是卻又是一筆相當昂貴的支出,因此提議公立國小的課輔時間延到晚上七點,而朱立倫市長也爽快應允,將從下學期開始執行。

圖片來源:Frank Huang

這就是一個很典型錯的事情一直在做。

勞動部正在研擬立法推動每週工時降到40小時,也就是每天合理的工時是8小時,那麼如果家長是上午八點上班,中午休息一小時,下午五點下班,應該就是合理的常態,而加上半小時的通勤,課輔到下午五點半也已經足夠。

但是問題就在於所有台灣上班族的上班時數太長了,正確的解決方案是讓所有勞工的上班時數都合理化,而不是將課輔的時間延長,結果讓家長可以安心的在公司拉長時間以疲乏的精神狀態進行低效率的加班,讓小孩要在學校一直等到七點過後才能吃晚餐,讓老師也不得不陪著家長加班,在學校以課輔的名義當學童的保母。

對,我知道一定有什麼工商團體站出來喊著什麼這樣會造成生產力低落,然後威脅他們要出走。這麼沒有效率和競爭力的企業,請趕快走。

這樣下去,有孩子的勞工根本沒有時間跟孩子相處,無法陪伴孩子做功課和探索未知的領域,別以為靠課輔和補習小孩的功課就會好。沒有孩子的勞工也沒有時間在下班之後去進修和加強自己的專業能力。低薪歸低薪,就算勞工有消費能力,卻竟然沒有時間、沒有體力去看電影、逛街、吃大餐,進行各種消費來促進經濟發展,這樣經濟會好才有鬼。那麼老師呢?在學校課輔到七點,下課後吃個飯、洗個澡,還有多少時間可以進修、備課?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出在我們沒有「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

你知道把家長綁在公司、把學童關在學校,把老師耗在看管學生課後輔導的秩序,是浪費整個國家多大的社會成本嗎?如果每個人原本五點就應該回家,現在卻七點才能回家,每天兩個小時,乘上數百萬人,這種人生的損耗,可比那些工商團體說什麼會損失多少還要來得可怕許多。但是大多數人都好像一直覺得自己的時間沒價值?

我真的無法理解,為什麼大家都覺得原本可以從下午五點到晚上十點,足足五個小時可以跟家人相處的時間,被一再縮減到只剩一半,卻無所謂?

2014-06-09

走入山林,成為憤青


台大森林系袁孝維老師在聯合報的民意論壇發表了「別當憤青! 走入山林找正能量」一文。袁老師不解,為什麼年輕人這麼容易生氣?並且認為過去發生衝撞、表達抗議或提議組工會的,大部分都不是自然學系相關的學生。文中還提及了森林的療癒效果,認為山林有正能量可以紓解壓力,學生應該去天地之間發掘自身的渺小。

我就是一個把相當多時間花在山林與海岸,不折不扣學生態出身的人,而我的憤青角色,也是在大自然環境中所培養出來的。如果你真的到山林裡面,去看到山被濫墾,林被濫伐,如果你真的去親近河海,看到紅橙黃綠每天不同顏色的河流以及魚蝦蟹貝都已經被捕光的海洋,還有一點良知的話,你怎麼可能不生氣?莫那·魯道整天在山林裡面跑,一樣從憤青生氣到變成憤老。

或許袁老師不解,為什麼這些憤青們這麼沒有包容心,但我想學生們也不解,為什麼像是袁老師這樣的「憤老」,對掌權者的違法與不作為,所導致的大自然環境受到破壞,卻如此包容,而要求掌權者負起應有責任的學生們卻如此批判?不說別的,若真的這麼熱愛山林,遠雄砍樹的時候,為何不見袁老師挺身而出?

師長,應該當做學生的榜樣,基於自己的領域知識,以自身的言行去追求真、善、美。但台灣的山林,早已經失去了這些最寶貴的價值,身為森林系的系主任,期許自己的學生走入山林找正能量之前,真的仔細看過台灣的山林是否還安好嗎?還是只是看到學生對抗掌權者的行動不順眼、不如已意,看不慣自己所教導的學生們竟然個個都是刁民而不是順民,所以進行言詞批判?這個批判,是以教育為名,抑或是累積能量的政治行動?如果身為系主任卻用走入山林作為安撫摸頭的策略,而不願正視憤青之所以憤的根本原因,我只能為這種失去的高度感到惋惜。

至於引述在生態上都不見得被學者認同,或是僅適用部分生態系的「中度干擾假說」,作為社會現象評論之用,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如果大家還記得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前車之鑑,應該能明白。走入山林是好事,但在山也BOT、海也BOT之後,走入某些山林海洋,恐怕還不見得大家都負擔得起,至於療癒效果,那恐怕更不切實際了。

2014-06-06

身為編輯,如何邀約才能讓作者無法說不?

Wu Sansan在臉書上提到了最近有很多網路媒體的編輯談「合作」,不過卻讓她氣炸了。看了她的反應,我想我應該來談談編輯與作者之間的關係了。要先說明一下,本文並非針對特定人,請各位合作愉快的編輯大大們不要對號入座啊!

上一篇「媒體與社群」的文章中有談到,其實很多新創媒體是給不起稿費的,而就算給得起,往往也不是很多。我想文字創作這一個產業,大概就跟唱片業很像,講俗氣一點,寫專欄、寫書來賣文字,就跟賣唱片一樣是賺不到錢的,真正能賺錢的反而是其他的工作,所以現在歌手都是把出唱片當成印名片,然後靠廣告代言以及售票演唱會來賺錢。作者也一樣,一篇兩三千元或是一個字一兩塊錢的稿費,跟背後花費的心力以及時間是不相稱的。

所以我會很在乎稿費嗎?當然會啊!但是能強求嗎?沒辦法呀!這個產業的確就是如此。不談專欄,就算是出一本書,賣個三千本已經算不錯的成績了,以定價360元、版稅10%來算,作者能拿到的也就十萬八,可是認真寫一本書所花的心力要多大啊?結果算下來可能一個字也就值一塊錢。

所以在目前的市場上,能給得起稿費,那就算是個有誠意的媒體了,這樣說起來很悲哀,但卻是事實。而沒有給稿費,不見得是沒有誠意,而是無能為力。而且通常跟作者接洽的人,不會是有財務決策權的人,所以就算他們想給也沒用。當然,這裡談的都是好人編輯們,不包含那些白目的編輯。

作者應該當心的,是那些白目的編輯,也就是自以為媒體或是平台很偉大,給作者機會是一種恩賜,這種天上掉下來的好處根本是作者花了三輩子修來的福氣。要留意,當有人說他可以幫你的文章在網路上大量曝光,表示他其實在利用你的文章所帶來的流量獲利,只是他沒說後半段,於是聽起來好像他是為你好,但實際上他自己也一定有好處。文章寫得好的,邏輯不會太差,只要仔細想一想就知道,作者與媒體之間的關係,早就跟過去不同了。

以前的確媒體很重要,如果所寫的文章,沒有報章雜誌願意刊登,就沒有曝光的管道了。但是現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臉書,也能有自己的部落格,每個人都是一個媒體,只是差在這個媒體的擴散效果好不好?個人部落格就一定沒效果嗎?我這個今年成立的部落格,也是有單一篇文章就十幾萬人次點閱,數萬人按讚的成績啊!

不可否認的,媒體或是比較知名的平台,具有比較好的擴散效果,但是在大平台上面發表文章,也是有很多缺點的呀!例如:

1. 屬性不符:每個人每天想要談論的議題可能都不一樣,但是邀請你寫專欄,卻可能是看重你在某個領域的論述或觀點很優秀,那你想談別的怎麼辦?或是你想談的其實是覺得只適合在家裡聊聊,不太介意打開門讓大家看到,但是也不認為那麼適合在廣場上大談闊論,這種文章,就還是適合在自己的部落格寫,就像這一篇,要我說這能放到哪個平台去,我還真想不到。

2. 節奏不符:專欄常常是要固定供稿的,沒經驗不知道,有經驗就會發現這是很可怕的事情,因為不見得你每個禮拜一都有寫特定主題的靈感,或是剛好工作忙到沒時間寫怎麼辦?然後就對編輯大大很不好意思。當然,可以平常多寫幾篇起來備用,但是老實說這個建議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有的作者就是特別喜歡新鮮的作品,像是我。而作品放到不新鮮還有另一個可能性,那就是作者明明禮拜一交稿了,但是編輯卻遲遲不上稿,上稿了也沒通知,當然大家都很忙,這可以體諒,可是那感覺就像是懷了孕卻不知道預產期,甚至小孩都滿月了我還不知道一樣,很悶。

3. 改頭換面:平台為什麼擴散效果比較好?除了他們有資源養了一大群讀者,他們也的確在聚眾的能力上有其專業,同樣一篇文章,交到專業的編輯手上,很有可能徹底的變臉了,從一個村婦變成名模,這一點都不誇張。但是,你要思考的是,你真的想當一個名模嗎?你知道名模連沒有表情都會被罵耍大牌嗎?所以,當你的文章被換了一個非常吸睛的標題和更具爭議的段落編排之後,點閱率可能會是原來的十倍以上,但是你就得承受這個爭議性標題所吸引來的不理性評論。不過倒是不必生氣,因為你會發現那些人也只看了標題,沒去把文章看完。只能說,出來寫的,遲早會獲得被罵的榮耀。

所以,自己的部落格或臉書,當然就特別的自由啊!你想寫什麼就可以寫什麼,你想寫完馬上發表就可以發表,然後透過臉書馬上傳出去,你想用自己所要的那個樣子去呈現你的觀點,村婦就村婦,又怎樣呢?而一篇文章會不會傳播出去,其實就兩個關鍵:

1. 好圖好文:這是最基本要求,你寫出好文,只要你有一百個左右活躍的臉書好友,或是部落格有每天一百個點閱的流量,文章就會傳出去,你的好友或部落格流量越高,傳出去的速度越快,但是慢慢傳也能傳很久、很遠、很廣。我的臉書專頁,一開始只有一百多個人按讚,多數是好友,但是也能有圖文作品有數百個分享。你要做的,是寫出好文,讓文章自己帶來流量,而不是去期待一篇不怎樣的文章可以在很多讀者的平台騙到很多流量,這樣做大多只會換來很多罵你的聲音而已。

2. 意見領袖:這是我慢慢體會到的關鍵因素,你可能會以為如果你臉書的好友多一點,部落格的訂閱人數多一點,你就能擁有一批固定的讀者,他們就會帶來流量或按讚數。但是實際情況是,你好友不必多,有幾個很關鍵的意見領袖就夠了。別誤會,我不是要你去特別找那些你以為的意見領袖,然後跟他們變成臉友並且打好關係,那是沒用的,因為一篇文章要分享出去,發自內心的才有效,你就算綁架了一百個網路的意見領袖,然後逼他們都分享你的爛文章,你的文章還是傳不出去。但是只要你的文章寫得好,你就會吸引到意見領袖,跟這些意見領袖交流之後,你會更強大,而這些意見領袖喜歡好人、好文,樂意幫你分享出去。

其實唯一的關鍵就在於好文。不過我想會有這個困擾的都不缺好文才對,所以在你有那個本事寫一堆好文之後,以下是我的建議。

作者該如何看待媒體與平台:

1. 想清楚你從他們身上要的是什麼?他們要的是你的文章和你的觀點,這很明確,但是你要什麼,可能你自己都沒有機會仔細想清楚。不可否認的,能收到邀請都會很興奮、很雀躍,畢竟這是一種肯定,但是在展開合作之前,你要思考你自己能從對方身上獲得什麼?而你又能貢獻給對方什麼?你要的是金錢收入?你要的是知名度?你要的是專業形象?你要的是對某個領域的影響力?你很難什麼都要,因為這會關係到你之後的發展策略,所以專心追求其中一項,努力達到你的目標。當然,你也可以寫爽的就好,那就沒有什麼需要考量的了。

2. 媒體能幫你很多,但是你不要失去自己的尊嚴。你可以對你自己的作品定價,並且堅守自己的價值,如果你認為自己的文字是有價的,那麼就不應該失去尊嚴去接受沒有稿酬的邀約。畢竟,擺在自己的部落格,放個廣告都能有微薄的收入,又何必把作品拿去幫別人的網站衝流量自己卻一塊錢都拿不到?當然,有的人不在乎錢,在乎的是能見度,所以有時候你會看到有作者四處討專欄來寫,然後寫完文章自己很努力的到處貼。真的沒必要,這樣做不見得看到的人會比較多,但是對你反感的人肯定不會少。

而媒體或平台的編輯們,要怎麼看待作者:

1. 請發揮你們的專業,而不是仗恃著你們的資源。對,媒體可能已經有了很大一群讀者,但是那些讀者裡面,有多少是某位作者的目標族群呢?如果十萬粉絲裡面只有一萬對該專欄有興趣,而該作者自己的專頁就有一萬粉絲,你還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大、很有效的平台嗎?平台的人數基礎,不能看全數,而要看有效的那一部份,而其實你真的很有可能不知道到底目標族群是多大,那就別拿這個來說嘴。如果你是一位專業的編輯,你就會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幫助作者,讓他們的文章變得更完美,更多人會想要閱讀,把一篇原本80分的好文變成100分,這才是作者真正想要的。如果你很認真的看完作者的文章,然後跟作者好好討論,是不是補上什麼資料這篇文章的論述會更紮實?是不是這個觀點搭配上什麼例子更能幫助讀者去理解?是不是這個句子稍微改寫一下比原來更精準?作者會很樂意跟你合作,從你身上學習。一個好的寫作者,會很開心有機會學著怎麼讓自己寫出更好的文章。

2. 請幫忙作者跟你的老闆爭取合理的稿費。如果你不確定你的作者好不好,別輕舉妄動。當你真的認為你的作者很棒,別讓他們做白工。所有的人都知道,如果自己真的在某方面很在行,其實不應該免費工作的。有的人臉皮薄,有的人不在乎錢,但這就是基本的專業倫理,人家提供了專業的服務,你就應該尊重他的表現,給他合理的報酬,別把他當只要香蕉的猴子。說難聽點,給不起合理的稿費,其實也就沒那個資格在市場上面混了。當然,實際上沒有這麼極端,因為作者可能會因為欣賞一個媒體或平台的理念而願意無償合作,但是那真的不應該是合作的前提。再說,如果你們給不了稿費,說不定以後作者都去願意分潤的內容農場發表文章,然後根據來訪人數賺美金了。


3. 你能不能當作者的顧問?這不見得是你工作份內的任務,但是卻可能是對作者最大的幫助。當你在看作者的文章時,你甚至可能比作者還要更瞭解他們自己,所以你會知道作者是不是遇上了瓶頸?是不是觀點枯竭了?是不是沒喝酒所以寫出來的文章不太流暢?是不是因為失戀所以文章都顯得特別黯淡無光?你如果用心,你真的會瞭解,然後你也就能從旁觀者的角度提供建議。如果你負責的是一個新手作者,在他從一個碎念鄉民邁向專欄作家的過程中,你能不能去培養他的專業但是不干擾他的成長?你會是他在寫作路上最重要的導師,只是你有沒有這樣的準備?他很會寫,但是除了寫以外,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你能不能在他困惑、迷惘的時候,以你在業界的經歷給他一些有參考價值的資訊?

莫名其妙整個晚上就寫了這麼多,好像也沒什麼邏輯,不過就分享一些想法給大家參考吧!作者收到邀約都是很開心受到肯定的,只是往往第二個訊息就是一盆冷水—沒有稿費。如果認同作者是這個產業很關鍵的角色,是不是能想辦法提昇他們的報酬?我看過一個很資深的專欄作者,算是我很敬佩的前輩,因為拿到一個新專欄有一字一元的稿費而開心,我這個剛入行的菜鳥,都不禁懷疑起了為什麼這個產業悲慘成這樣?還是好的作者多到可以任意取代所以無薪供稿也只是剛好而已?但我並不這麼認為啊!這兩年評論專欄的確大量爆發,但是好的作者有跟著爆發嗎?還是其實濫竽充數居多?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