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7

慈善基金會該怎麼投資?又該怎麼公開財務資訊?

慈善基金會可不可以投資?當然可以,但是有個前提:這筆錢的捐贈者要知道。

如果這筆錢的捐贈者認為他捐的錢是要直接拿去幫助人的,那就不應該拿去投資。如果這筆錢的捐贈者認為他捐的錢可以透過投資變得更多,因此而有機會幫助更多的人,那慈善捐款拿來進行投資當然是很合理的。而在一個專款專用的基金會裡面,這兩者不應該有任何模糊地帶才對。

最近慈濟所引發的爭議其實也包含了這一項:慈善基金會到底應不應該投資?

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看美國的基金會怎麼做的?就以世界首富比爾蓋茲與他夫人的聯名慈善基金會為例,他們在官方網站上就很清楚的放了所有的資料,而且有五個語言,這是中文版:


2012年,先給你一個讀者指南,為什麼呢?因為你可能看不懂財務報告或是納稅申報單,但是你身為一個捐贈者,其實是有義務要負起監督善款何去何從的責任,那麼學會怎麼看這些文件就是第一步,所以基金會第一份文件不是別的,是教你怎麼看這些文件。

相對來說,國內一些慈善團體,不但以「合法」為由不肯公布財報,甚至還試圖洗腦民眾說,財報一定要「專業會計」才看得懂,一般人看不懂只會問出蠢問題,鬧笑話甚至造成慈善機構的行政負擔。老實說,這些說法都心態可議,公開、透明是慈善機構的基本,做不到其實根本就沒資格稱為慈善機構。

接下來,還有幾份文件,分為基金會和信託基金,信託基金會多一份免稅組織營業所得稅的納稅申報單。這邊我只強調一個重點:所謂的公開透明,不只有公布「通過審計」的財務報表,還包含報稅資料。

什麼叫做財務報表?至少包含三項,以「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為例:

1. 資產負債表(Statements of Financial Position):

2. 營運活動表(Statements of Activities,非營利機構用,類似一般企業的損益表):

3. 現金流量表(Statements of Cash Flows):

這三大報表後面都會附註一句:「See accompanying notes to financial statements.」也就表示財報並不僅如此,還有其他的附註財務資訊。像是這樣完整的財務報表,絕對不是一張簡單的收支報表就能取代的,像是慈濟過去只公布這樣:


好的,那麼到底有沒有投資?有,這是「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財務報表的一部分附註資訊:

其實可以看到財務報告中並沒有詳細持股資料,最清楚的只有巴菲特捐給「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波克夏(如上圖,有78億美元),其餘的就只有分類股進行總計。這樣一來不就完全不透明、不公開了嗎?

所以,我剛剛有說過,因為很重要所以再說一次:所謂的公開透明,不只有公布「通過審計」的財務報表,還包含報稅資料。

基金會因為交易有價證券(普通股、優先股、共同基金、公債、公司債等等...),會有稅務問題,因此就會有報稅資料,而這些報稅資料就能看到詳細的持股清單,如第一張圖,這種報稅資料的文件稱為Form 990,這就是「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信託基金報稅資料揭露的持股:


這就是為什麼要說三次:所謂的公開透明,不只有公布「通過審計」的財務報表,還包含報稅資料。

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慈濟,在新加坡有公布財務報告(Financial Statement)和年度報告(Annual Report),在美國則只有公布年度報告以及財務摘要(Financial Highlights),在台灣也只有年度報告和上面提到的收支報表。

不過,在網路上可以查到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的Form 990資料庫中,有慈濟的報稅資訊,美國的慈濟還分為教育基金會、醫療基金會,不過這次主要看慈濟基金會(BUDDHIST TZU CHI FOUNDATION):


很遺憾的,只有2003-2005年的資料,而資產逐年增加,看起來情況還不錯。

不過一看持股的進出情況,反而讓我感到不解,慈濟是一個佛教為基礎的慈善團體,如果說投資讓資金可以增長,有利於從事更多慈善工作,那也無可厚非,但是基於佛教戒律,理應不該投資菸酒公司,不是嗎?而基於慈悲精神,理應不該投資軍火武器製造商不是嗎?而慈濟把環保當成自己的四大志業之一,如果去投資對環境造成污染並且加重地球暖化的石油公司,會不會不恰當呢?可是這卻是慈濟持股的一部分(出處皆來自2003-2005的Form 990):

1. 英國石油(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主角)
2. 康菲石油(與中海油公司同為渤海灣蓬萊19-3漏油事件主角)
3. 雪佛龍石油(巴西漏油事件主角)
4. 艾克森石油(全球最大石油公司,阿拉斯加漏油事件主角)
5. 孟山都(基因改造生技公司,全球農產品種子壟斷供應商)
6. 沃爾瑪(美國著名血汗賣場)
7. 奧馳亞(全球最大菸酒公司)
8. 波音(全球最大軍火商)

以下這是綠色和平向樂高積木公司抗議跟殼牌石油公司合作的影片,最後讓樂高終止了將近半世紀的合作,並且承諾不再使用石油產品來做積木:

這就是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你即使要投資,也可以選擇投資一個你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公司,期許自己投資的企業不會影響地球上生命的永續生存。

的確,在投資上,上面這些公司可能都是不錯的標的,台灣股民習慣買「定存股」,在美股市場則有一個名字叫做「孤兒寡母股」,像是軍火、石油類股都是這種股票的重要成員。別誤會,不是這些公司特別容易產生孤兒寡母(雖然這也許是事實),而是這些公司穩定獲利又有不錯的配息,很適合孤兒寡母長期持有來領取配息當生活費。

但是,在投資上也有一個「邪惡基金(Vice Fund)」名稱,甚至真的成立了共同基金,專門投資在菸、酒、軍火、賭博產業,這些在道德上可能有人無法接受的公司,有時候卻有很好的報酬。華爾街日報最近的一篇文章,正式鼎鼎大名的JASON ZWEIG所寫的,就提到了邪惡基金過去十年有年化8.3%的績效,但是S&P 500只有7.9%的績效,而「有道德」的社會責任指數基金則只有7.2%的績效。使壞也許比較賺錢?在過去的115年,美國的煙草股有14.6%的年化報酬率,而S&P 500指數才只有9.6%。

Top 10 Holdings of  USA Mutuals Barrier Fund

美國慈濟在投資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更謹慎一點,不要去投資這些跟自己組織理念相違背的公司?或許基金會的高層並不怎麼清楚,或許操作投資的人並沒有去留意這些細節,只想說這些公司表現不錯就投資了,一般人投資這些公司可能也不會怎麼樣,就像是「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也一樣有投資英國石油呀!但是慈濟投資這些公司,又有多少人知道之後可以接受呢?

這是純粹的社會觀感問題,一個路人甲去投資這些公司一點事情都沒有,但是慈濟做這些投資卻可能從一個charity foundation變成一個sin-vestors。就像是一般人會吃豬肉、雞肉,但是慈濟的出家人可以拿錢去投資一家屠宰場嗎?一般人會開車、抽煙、喝酒,但是慈濟應該去投資石油公司、菸酒製造商嗎?

而更根本的一個問題是:捐款者知道他們的善款會進行投資嗎?

除了持股上的爭議,從Form 990也可以看出還有一些令人費解的交易,下圖為2004年美國慈濟的股票交易的一部分,最上面Altria是菸酒公司,同時也是上圖邪惡基金的第二大持股,接著的是貨幣型基金,然後是AT&T電信公司,短線操作幾乎都賠也挺厲害的,其中還有只買一股的,不過貨幣型基金都只持有幾天,進行這種沒賺沒賠的交易,不知道用意為何?希望不是有心人藉此手法賺取交易手續費的退佣。

其餘的細項我就不一一截圖了,這篇文章也夠長了,文字說明就好。

首先,Form 990中可以分為短期交易和長期交易,但是短期交易居多數,這似乎不應該是這種慈善機構投資的合理現象。此外,一年兩千多筆的交易,似乎也過於頻繁,但如上圖,其實大多又很小額。申報資料看不出交易費用到底花了多少,不過以每筆10美元計算的話,也要兩萬多美元。

其次,2003年賠了2.6%,2004年賺了1.79%,2005年賺了1.3%(以上皆只計算Form 990有申報的部份,非總資產的投資報酬率),這樣的績效其實真的不太理想,那段期間投資美國五年期公債,殖利率也有3-4%左右。

第三,有一些股票的交易,很「不幸」的買在高點,賣在低點,情況跟我在以前文章提到的幾乎一樣。

我想也許慈濟真的不是很懂投資,但是這裡面有些問題,就是需要資訊夠公開、夠透明,才能夠有人幫慈濟來檢驗或把關,而慈濟在台灣的財報或是股票、土地等的交易記錄沒有公開,中間藏了多少問題,可能慈濟自己都不知道。

比較好的情況是,慈濟只是在美國的資產管理所託非人。而比較嚴重的情況,釋證嚴會不會現在只是一個像是鋼鐵人電影裡面的「滿大人」?也就是所謂的「上人」只是個會出現在螢光幕的「演員」,只差在大愛電視台不會對全部頻道蓋台,但是整個慈濟背後的主事者卻另有其人,而且其心可議。像是今天的內湖開發案撤案記者會,「上人」竟沒有出現,那麼這個決策是誰做的呢?也許慈濟做一切重大決策的根本就不是釋證嚴。甚至之前釋昭慧的「義氣說」,也不是釋證嚴直接傳達的,那一點都不像釋證嚴會說的話,不是嗎?

慈善基金會可不可以投資?可以,很多事情本來就需要有足夠的財力才能進行,投資是讓資產增長的方法之一。

慈善基金會該不該投資?如最前面所說,要看捐款的原始意願。如果有一個善心人士去世前捐了一億元,希望每年可以拿出一百萬作為某某獎學金,也許定存就好,但是如果每年要拿五百萬出來,可能就要有一定程度的投資。可惜這種情況在台灣相對來說少得可憐。

最後,慈善基金會該怎麼投資?「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有股神巴菲特的幫忙,巴菲特最經典的建議就是投資指數型基金,而哈佛、耶魯等名校的校產基金的投資其實也可以簡化成簡單的資產配置,這對投資熟悉的人應該都不陌生才對。巴菲特雖然投資績效卓著,但是也不是建議大家去買他的波克夏股票,反而是建議

「我的現金遺產將會贈與給一個以我老婆為受益人的信託基金(我必須使用現金作為個人遺產,因為所有我的波克夏股票將會在結算我個人財產後的十年內全部轉移給某些慈善機構)。我對這個信託基金的建議已經簡單到不能再更簡單了:10%配置在短期政府債券,90%配置在非常低成本的S&P 500指數基金(我建議Vanguard的VFINX。註:同一檔基金也同時有發行ETF股份的形式,代號為VOO。)。我相信這個信託基金的長期績效將會非常傑出,甚至會比那些聘請了高薪經理人的養老基金、機構或散戶投資人表現得更好。」

金管會最近也一樣建議政府基金可以投資ETF這種指數基金,這種投資不需要聘請高薪經理人,不需要頻繁交易,而基金會的資產則穩定跟隨市場一起成長,不是以獲取超越市場的績效為目標,因為如果想賺大錢,這麼一來基金會所賺到比指數多的部分,就是某些投資人所損失的,那反而不對了,所以投資指數則在成本上極低,在道德上則較無爭議。至於報酬好不好,一堆研究和回測資訊可以自行做研究,而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表現,卻可以讓你了解這樣投資的特性是什麼。

當然,對一般的基金會來說,這樣的建議是可行的,可是對慈濟來說,這樣還是會透過指數基金持有一些有爭議的公司,所以可能只好選擇社會責任指數的基金,或是自行剔除「邪惡公司」後,按照成分股市值的權重組成符合自己需求的「慈善指數」。

不過目前來說,最重要的恐怕就是盡力促成立法,要求全國所有的宗教團體與慈善團體都公開、透明。公開、透明是慈善機構的基本,做不到其實根本就沒資格稱為慈善機構。而如今我們卻還得企圖透過政府法治的力量來約束這些團體,其實已經相當可悲。

當然,更可悲的是政府不處理這件事。試想,慈濟、佛光山、鎮瀾宮、先嗇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