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9

國立大學的課程是不是全民資產?

原發表於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國立大學的課程是不是全民資產?

前些日子,立委林淑芬分析全國大專院校低收入以及中低收入學生的比例,全國弱勢學生的人數大約是4.6萬人,佔大專院校總人數大約2.13%。但是重點在於,弱勢學生比例最低的都是國立大學,前三名分別是陽明大學(4.1位/千人)、台灣大學(5.4位/千人)以及交通大學(5.7位/千人),而弱勢學生比例最高的卻都是私立技職學校,像是和春技術學院在101學年度,每千人就有99位學生屬於經濟弱勢。

國立大學不但學費低,資源也豐富。以師資來說,鮮少有大學教授從國立大學跳槽到私立大學的,然而只要國立大學一開缺,就可看到許多私立大學的教授積極爭取。以就業來說,許多企業也都會優先選擇幾間國立大學的畢業生。然而,能就讀國立大學的學生,經濟弱勢卻是少數。

有什麼關係嗎?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過去大家都認為家境不好,下一代還是有發展的機會,只要在學業上努力,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就有機會產生階級流動,但是如今這樣的可能性卻越來越低了,經濟能力或是社會地位,可能會變成世代傳承的特徵。

父母經濟能力好,能夠好好栽培小孩,小孩就有比較高的機會能上國立大學,享受比較多的資源,畢業後能找到的工作也比較好,收入比較高。相反的,父母在經濟上弱勢,可能因為工時長而無法陪伴小孩做功課,或是負擔不起家教、補習費用,在現行的教育制度下,只能就讀學費比較高,出路卻比較差的私立技職學校,於是階級流動停止了。

階級流動停止有什麼可怕的呢?只要你一不小心掉進中低階層,就像是身陷泥沼,再也爬不起來,於是整個社會處於中低階層的人數越來越多。2011年底全國低、中低收入總計49萬多人,但是到了2012年底卻已經增加到了63萬多人,增加幅度非常嚇人。以前認為窮沒關係,努力一點就有機會脫離窮困。現在,真的還有這樣的機會嗎?

簡單來說,經濟充裕的家庭,子女可以享受國立大學的豐富資源,經濟拮据的家庭卻只能讓子女讀私立大學。同樣都是納稅人,其實有個問題值得好好思考:納稅人所補助而開設的國立大學課程,難道只限該校的學生所能享有?這是不是全民共有的資產呢?

以台大作為例子。2012年台大校務基金的收入部分,合計168億元,其中教育部補助款佔了26%,建教合作收入佔了36%(大多為教授執行國科會計畫或政府機關研究計畫所上繳的行政管理費),還有14%是邁向頂尖大學經費(又稱五年五百億),而學雜費收入只佔了11%。


也就是說,台大的收入有超過四分之三都來自於政府。其他國立大學可能從政府拿到的經費沒有台大這麼多,但也大多超過六成。以這樣的財務結構來看,國立大學所開的課程,開放讓全民共享並不算是一個過份的要求。

那是要把上課當成開演唱會,把一堂有上萬個國人想上的課程,開在體育場或是小巨蛋嗎?當然不是,況且也沒有老師能夠負荷幫一萬個學生所繳交的報告或期中考的考卷打分數。所謂的共享課程,並不是要去排擠大學生所應有的資源,而是透過其他方式,在不影響課程進行的情況下,讓人民也能夠「旁聽」。網路科技已經能夠讓全民共享國立大學課程的理念變得簡單了,或許也已經有不少人體驗過網路上的公開課程,例如目前台大已經在Coursera上面開了六堂課程,而台灣開放式課程聯盟網站上也有不少的課程。

只是這些當然不夠,我們每年花了一千多億的高教經費,開設了數萬堂的課程,至少每年也要有一千堂課程應該錄影之後上網公開,初期如果能把各系所的必修課程都錄影上網,其實就是很龐大的資源了。不過這樣做到底有什麼好處呢?難道只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納稅,而那些稅金補助了大學開課,就應該錄影起來,讓所有國人都能共享?

其實還有其他許多好處。首先,網路的公開課程提供國人一個隨時隨地都能夠上網進修的資源。大學的課程並不只有對大學生有用處,對許多人都很有幫助。例如一位高中生在做科展的過程中,需要一些比較進階的知識,就可以透過網路公開課的方式先去修習需要的大學課程。

或是一位上班族,可能因為工作上的需要而必須學習另一個領域的知識,難道要他重考一次大學,然後在大學裡面待四年嗎?或許網路的公開課就能夠讓他很有效率的在下班之餘還可以學習新知,並且很快的能夠應用在工作上,幫國家「拼經濟」。我們政府花了許多的經費在做勞工在職進修的投資,其實大學課程的公開化就是很好的資源。

其次,對目前正在就讀大學的學生來說,同一堂課程可以聽到許多不同版本的教學,一來可以找到教法最適合自己的課程,二來也能讓老師們在教學上產生良性的競爭。例如A大學的學生,正在修統計學,但是對系上的老師教學卻相當不適應,這時候他就可以在網路上旁聽B大學、C大學的統計學課程,找到自己最能接受的「課外輔導」資源。不只有學生受益,有心精進自己教學技巧的老師,也可以互相觀摩彼此的教學方法,讓教、學的品質都提昇。

最重要的是,這些由國立大學教授所開設的課程,有其專業與學術的基礎,讓正確的知識在社會上流通,也有助於減少一些理盲的現象。

以最近的社會新聞來說,可能就有很多人擔憂食品安全的問題,但是卻又不知道去哪裡找到正確而專業的知識和資訊。這時候如果有食品安全相關的課程放在網路上,就可以讓有心學習的人可以獲取需要的知識。

當然,網路公開課程跟實體課程還是有相當的差距,例如網路課程比較是單向的教學,而很難有師生雙向的互動跟交流,這在教學效果上一定打折扣,但是就我自己上網路公開課的經驗來看,如果平台設計得夠好,同學之間透過網路進行討論,效果其實並不輸實體的課程,甚至透過網路的交流,可以分享課程以外更多的補充資料,收獲反而更多,這是我親身的經驗。

有趣的是,公開課最盛行的美國,有許多的熱門課程都是頂尖的私立大學所開設的,而台灣在挹注了國立大學這麼龐大的教育經費之後,是不是也可以思考一下,讓這些經費所開設的課程,不要只是一次性使用的消耗品,而能夠變成全民隨時隨地可以取得的教育資源?除了讓國內的全民能夠同享國立大學的教育,如果課程品質優良,或許還能讓國際看到台灣的教育品質,這比追求虛幻的百大排名還要實際。

最終,這樣的資源,或許無法給予弱勢學生一個好看的「學歷」,但是對於力爭上游的弱勢學生來說,只要願意,就能夠無止盡的享受國立大學的教學資源,強化自己在職場的實力,讓他們有機會逐步脫離貧困,晉升社會的另一個階層。

以過去的經驗來說,我已經對於任何的教改不期不待了,而要給予弱勢學生更好的教育資源來脫離貧困,讓國立大學課程公開化,並且給予修習公開課程相關的認證,或許才是最有效率的「希望工程」,而且可能五年五億的經費就夠了。

2013-11-01

逼鼎泰豐不賣醬油炒飯,消費者賺到了什麼

原發表於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逼鼎泰豐不賣「昂貴」的醬油炒飯 消費者賺到了什麼

去年九月底,作家劉克襄寫了一篇《我想吃便宜的滷肉飯》,描述他對滷肉飯漲價生氣了好幾天,讓原本要將一碗64元的滷肉飯漲到68元的鬍鬚張,最後不得不取消漲價。他的說法是:「這款食物係來自勞動階層,來自那最卑微只求溫飽的地方。滷肉飯是貧窮人家用最少錢,還可吃得到最飽足的食物。」

那時候,我只是覺得很納悶,當美國的平民美食都能發展成像是麥當勞這樣的全球性大企業,難道我們台灣的平民美食,就只能維持一碗25元的路邊攤形象嗎?如果鬍鬚張的確很用心在發展自己的企業,制定標準作業流程,讓美食可以大規模量產,即使成本比較高,難道我們不應該去支持這樣認真的企業?

今年十月,鼎泰豐決定,如果炒飯要加醬油,要加收50元,中國時報對此進行分析,加醬料的成本不過1.3元,怎麼可以收到40倍?而多數民眾一看也覺得不合理,加點醬油怎麼收費高到可以買下一個便當?

就在吵雜的討論聲中,偶然看到朋友分享一篇作家何穎怡在2007年所寫的文章,將鼎泰豐隱藏版的醬油蛋炒飯寫得相當吸引人,讓我也興起一股衝動,就算貴又如何?如果真能品嚐到絕世美食,我錢也付得心甘情願。況且兩百元左右的一盤蛋炒飯,並沒有像是一碗上萬元的牛肉麵,貴到我連嘗試的意願都沒有。

只是,沒想到在壓力之下,鼎泰豐的決定卻是以後不再接受加料的要求,只賣原味的炒飯,讓我坐在電腦前面感受到還沒品嚐過的美食就此在世界上消失的惆悵。

理論上,商品的價格具有向下調整的僵固性,也就是當成本降低的時候,很少會有廠商調降價格,但是如果成本增加,則會反應成本而調漲價格。不過在台灣,商品的價格卻好像連向上調整也存在著僵固性。只要有人認為那是屬於平民階層的美食,就不能賣太貴。即使廠商用心打造更現代化的衛生製程、努力經營品牌,升級服務,提供給消費者除了食物以外的優質體驗,都不足以成為漲價的理由。

我其實很好奇,消費者的眼、耳、鼻、舌、身,都感受不到除了價格以外的價值嗎?都辨別不出產品與服務的好壞差異嗎?難道大家的五感都成了無感?那要商家怎麼做呢?漲價不成,只好減少成本,於是排骨偷偷變小了,米、油、鹽、醬、醋、茶都用便宜貨就好,黑心食品越來越多。

我認同分析一個產品或服務的時候,要去解析成本結構,因為這樣做可以降低買、賣雙方的資訊落差,避免廠商胡亂哄抬價格或是透過各式手法欺詐消費者。但是在分析的過程中,不能只看那些實體存在、容易量化的成本,而無視於專業和品牌等無形資產的價值。當你只願意付可見的成本而無視專業對產品與服務的加值,你自己的專業就會被無視而只能得到接近成本的報酬。

抱怨薪資停滯十幾年嗎?當你消費的時候,又願不願意付錢來買別人專業呢?當人家其實用的是成本13元的醬油,媒體卻用1.3元的便宜貨來算成本,這對想要提供好產品的廠商來說,會不會到最後只能放棄自己專業與追求完美的堅持,乾脆「從善如流」算了呢?

從過去的資料來看,鼎泰豐給員工的薪資在餐飲服務業來說,其實算是大方的,鬍鬚張的待遇在網路論壇上也比王品集團好上很多。不知道消費者在思考自己付出去的錢,換來成本多少的商品時,又有沒有考慮到這些服務人員所獲得的待遇呢?還是只因為不想多花錢,只是自己的薪資沒漲,就毫無理性的認為人家的漲價就是無良的表現?這樣的想法,或許真的能讓自己的消費「凍漲」,但是其實所換來的產品與服務,早就被降級了。

我一直以為我們是一個在商業上夠自由的社會,嫌貴,不要去消費就是了。但是企圖透過輿論的操作而讓企業順從自己的意願,這稱不上民主,反倒是一種不理性的多數暴力,因為大多數聲音的背後,其實都沒有充足的資訊作為決策依據。

讓我們來看看另一個集權國家發生什麼事情? 最近中國的中央電視台報導北京星巴克售價太高,比英國、美國和印度的定價都還高,是欺負消費者,賺取暴利。但是輿論的反應卻反而是支持星巴克的定價,而中央電視台刻意想操控輿論反而引火上身,再度引起中國人民關注中國政府對物價飆漲的不作為以及各種特權與制度導致了貿易門檻與經商成本的居高不下。換句話說,星巴客賣那麼貴,問題其實是出在中國自己身上,而民眾其實很清楚。

再回過頭來看看「自由台灣」。漸漸的,好像要操控台灣的輿論越來越簡單了,無論是媒體或政治人物,只要提到某個東西貴得離譜,就能搏到版面,引起討論,鬍鬚張、鼎泰豐,甚至連Ubike都是。但是引發這些討論的人,並沒有盡責的提出足夠的資訊來讓社會大眾能夠客觀的思考,這其實並不道德。例如一台普通的單車報價一萬,聽起來跟市價的確有差距,但是如果考量報價包含往後七年的保固,這樣的價格還會覺得太誇張嗎?

台灣的GDP成份中,早就是服務業佔了將近七成,製造業只剩三成,可是我們對商品或服務的價值衡量方式,好像還停留在過去製造業為主的思維,一切只求Cost Down而沒有Value Up的意識。一杯星巴克咖啡要價上百元,就開一家不用一百元就能喝到咖啡的店,以低價搶客,這是很典型忽略價值只看價格的思維模式。

其實我們應該想辦法把服務業的精神帶進製造業,想辦法創造產品的價值而不是只會不斷壓低價格來跟對手競爭。然而,很遺憾的,我們反而將過去製造業的低價競爭思維帶進了服務業,結果導致我們國家的經濟有成長但是沒有增值,我們的產品與服務價格很漂亮但是卻讓人感受不到價值。

這是一場品味的競賽。如果整個國家都只求便宜而不去認真思考商品與服務的價值所在,那就很難能夠發展出具有價值的產業。許多人總是以為我們是因為薪資長期不成長,大家消費不起,所以才導致的品味低落,其實恰好相反,是我們的品味沒有到位,所以產業難以升級、策略毫無突破而失去競爭力,薪資當然也就難以成長了。

其實如果看到我們有一家餐飲知名品牌,光是加醬油就能收費50元,大家應該跟我們的棒球選手能夠在美國大聯盟拿到頂級薪資一樣開心才對,因為那代表市場對價值的認同能夠轉化在價格上,這樣的企業才有足夠的護城河,是真正的台灣之光。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