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6

不叫做「日音無光」的公司就不可能有「暗管」?

原發表於三立名家專欄:反正這家公司不叫做「日音無光」,所以不可能有「暗管」

經濟部在25日發布新聞稿指出,經過訪視,日月光K7廠並沒有暗管偷排的情形,而媒體則報導,高雄市環保局主秘回應,日月光的確沒有暗管,因為管線都設在明顯可見之處,可是這些「光明正大」的管線,卻都是未經環保局許可的「私設管線」。

換句話說,政府找了一堆專家學者組成專案查核小組,而這些專家學者空有專業,訪視的結果卻是只要視力沒問題的小學生就看得出來的「沒有暗管」?那根本不需要找什麼環安工程系、環工所、環管所的專家學者,隨便路上找幾個鄉民就可以了,讓這些專家學者去做更能發揮專長的事情不是更好?

問題真的是管線「明」或「暗」嗎?重點應該在於這個管線是未經環保局許可所私設的管線吧?而經濟部會同查核小組,到底有沒有查到這個私設管線被拿來做過什麼事情?為什麼要私設?怎麼還不拆除?如果只是用肉眼看一下就說這不是暗管,沒問題啦!那我建議以後乾脆看到「日月光」所設的管線,都定義為「明管」好了,反正這家公司不叫做「日音無光」,所以不可能有「暗管」。

而媒體也真是的,一個小小的加工處發布個新聞稿,就莫名其妙的連結到日月光快要復工了,這是怎麼腦補的?總不能人家只是做好準備就這樣說啊!日月光被停工是因為出現跟公司「名實不符」的暗管嗎?很明顯不是啊!那麼造成停工的原因都改善了嗎?確定不會再犯了嗎?目前根本沒有任何證據這樣顯示啊!

如果要我定一個標準的話,我會要求日月光董事長自己都敢喝一杯500cc的日月光工廠排放水,那就讓日月光復工。你沒看到那些立委、官員,每次民眾質疑食品或農作物出問題,就是在鏡頭前面試吃給大家看嗎?

不過這也有趣,難道政府是在告訴人民,只要光明正大作壞事就沒關係?


2013-12-25

我們是缺錢還是缺品味?

原文刊於UDN專欄:我們是缺錢還是缺品味

前些日子,因為藝術投資很熱門,所以身為財經部落客的我,閱讀的範圍自然也會出現相關的文章,不過累積了些閱讀量之後,就發現了其實藝術和金錢之間,不脫兩種關係:好的藝術作品終究能帶來龐大的經濟利益,以及為了經濟利益而把良莠不齊的作品都包裝成藝術。

在《逆轉人生》這部法國電影中,全身癱瘓的有錢人Philippe聘了面試只是為了領失業救濟金的更生人Driss當看護。Driss推著Philippe去藝廊的時候,既不懂得欣賞藝術,更對那些作品的天價感到無法理解。後來,Driss也塗塗抹抹畫了自己的作品,而Philippe還幫他賣了不錯的價格。

這段劇情其實有兩種解釋:一、藝術本身值不值錢,主要看銷售者會不會賣,而Philippe懂得怎麼賣。二、Driss在跟著Philippe耳濡目染之後,有了不錯的鑑賞能力跟品味,自然作品也不會太差。

倒是沒有必要爭論哪種解釋才對,也很有可能都正確。只是把這兩種解釋拿來判斷霍夫曼策展的黃色小鴨(Rubber Duck)在基隆引起的爭議,就顯得相當有趣。我無意在此陷入黃色小鴨這個策展是否抄襲或侵權的爭議,而想要指出的是:霍夫曼很懂得怎麼賣,所以讓黃色小鴨變成很值錢的作品。在這個展覽中,與其說霍夫曼是一位藝術家,其實他的角色更是一位很會說故事的推銷者,而且把故事說得極有吸引力。

黃色小鴨是不是一個好的藝術?恐怕有所爭議。但是如果說這個作品因為被包裝成藝術而帶來了經濟利益,我想沒有人會反對,這也是為什麼范可欽會說黃色小鴨的展覽是一個商業行為。它是。

霍夫曼將黃色小鴨的故事說得很好,一隻陪伴過許多人童年時期的浴缸玩具,雖然未必真能讓觀眾的心境又回到當初的天真、純潔和平靜祥和,至少也能很表面的讓觀眾體驗到一個極為平凡而熟悉的玩具,原來在換個尺寸、改個角度之後,就有了另一番的感受。

觀察、欣賞,其實就是接觸藝術的第一步,先不說黃色小鴨是不是真的有什麼深層理念,至少這是一個每個人幾乎都認識,看了卻又有新體會的作品,這就足夠有價值了。我想,很多人對於我們公共場域的裝置藝術既看不懂,也沒感覺吧?

用藝術來賺錢,人之常情,但是不是賺得有格調?在高雄,利用港口的平靜水域佈置了一個好舞台,讓霍夫曼透過黃色小鴨這個作品來講一個故事,賓主盡歡,藝術跟商業和平共處,策展人和主辦單位都表現出他們的品味,好壞見仁見智,但總是讓人感到舒服。

到了基隆,策展人跟主辦單位的品味出現了落差,不但引發了爭議,也讓人感到不適與無奈,而這也暴露了基隆的主辦單位終究只看到商業利益而不瞭解怎麼去拿捏藝術和商業之間的平衡,一舉一動讓社會感受到的就只有「錢」,故事性不見了,藝術味也消失了。

霍夫曼的確獲得了商業利益,但是也堅守著他的創作理念,讓黃色小鴨不至於變成了電子花車上的舞孃,又轉圈又呱呱叫,天曉得這樣展覽是要表達什麼?而范可欽在策展過程中既不懂得說故事,也不懂得藝術語言,更不瞭解自己的品味已經跟高雄、桃園前兩次展出出現了極大的落差,最糟糕的恐怕是露骨地展現了他的中心理念只有商業利益,於是高下立判。

凡事以商業利益為主要考量,看起來好像很缺錢,但其實缺的不是錢,而是品味。有品味,才能知道什麼是好東西,知道什麼是好東西,才能避免老是往沒有價值的方向橫衝直撞。黃色小鴨是個怎樣的藝術品呢?除了湊熱鬧,拍張到此一遊的照片以外,又有多少人能夠對這個作品評論出個所以然呢?

黃色小鴨之所以有經濟價值,在於策展人說了一個人人聽得懂的好故事,而不只是把塑膠玩具放大幾百倍,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建商的樣品屋或是餐廳的門口也同樣擺了黃色小鴨卻沒有相同的效果,而基隆想做一隻巨型鎖管,真能變成基隆的特色嗎?

沒有自己的故事卻一直抄下去的結果,在別人眼中就什麼都不是了。像是基隆火車站後面虎仔山上那個仿自好萊塢的地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抄的,連地標都讓遊客想到別的城市,很可悲的失去自我,還為人作嫁。

如果一直都只想抄,而不是培養出自己的品味,發展出能夠代表自己的作品,那永遠都只是一個跟隨者。跟隨者,哪有什麼競爭力可言?難道要比誰抄得比較快?比較像?而當找不到人跟的時候,更只能手足無措、原地踏步,直到眼前出現下一個可以抄的目標。還要這樣繼續下去嗎?


2013-12-20

當台灣從「寶島」變成「媽寶島」

原發表於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當台灣從「寶島」變成「媽寶島」

過去,很多人都說台灣是一個寶島,今天,我想多加一個字上去:台灣是一個「媽寶島」。媽寶,有兩個成人的角色,一個是媽,一個是寶。媽,指的是控制欲強的大人,什麼都想幫寶決定。寶,指的是倚賴心重的成人,什麼都想讓媽決定。

媽寶的關係中,如果媽不想當媽,寶不想當寶,這個關係就沒辦法成立。雖然過程中媽可能會覺得累,寶也希望可以獨立,雙方都想要解脫,但是只要分離一段時間,兩人的互相需要就會隨著時間的拉長而日益明顯,於是媽寶之間的聯繫甚至比過去更強,於是媽繼續想要控制寶,寶也想要繼續被媽照顧。

在大學裡,我們可以看到媽寶,大學生考試不及格,家長去找教授理論。我的兒子那麼乖,讀書那麼認真,教授是哪裡看孩子不順眼,憑什麼給個不及格的分數?誇大著成績單上的紅字成了人生汙點,會斷送孩子的美好前程。

在職場裡,我們可以看到媽寶,研究所畢業了出去找工作,面試的時候家長全程陪伴,未來的上司提問,求職的新人一個字都沒說,都是家長代答。開始上班後,家長每天送午餐便當,上下班接送更是理所當然的了。

如果只是這樣,那也不值得在寶島上面多加一個媽字。

事實上,媽寶關係並不只有侷限在成年的親子之間,政府與人民之間也存在著媽寶關係。人民倚賴政府的習慣極重,政府控制人民的欲望極強,雖然已經是民主投票的選舉制度了,人民卻仍然期待能夠選出明君然後一切讓政府決定就好,自己樂得輕鬆什麼都不必做就可以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媽寶關係的其中一個特徵,就是寶不想要負責任,於是什麼責任都推到媽的身上去了。而當責任其實不在媽身上,或是媽不知道怎麼負責的時候,只好嚴格控制寶不要去做一些會出狀況的事情。

所以才會出現台灣是一個海島國家,但是人民卻有很多海岸靠近不了的現象,於是對海越來越陌生,出事的機會也就越來越高。就算是可以靠近的區域,總還是天有不測風雲,出個意外,有人溺水了,有人被浪捲走了,於是開始從政府的主管機關找個人來負責任。

即使是無法預測的瘋狗浪,出事之後媒體一樣可以在頭版用昏官來謾罵主管機關的負責人,而政府只好對那些出過事情的地方更嚴加管制。明明是風景最好的地方卻加上欄杆,明明是海泳的好場所卻把活動區域控制到救生人員有辦法即時掌握的範圍,結果所有海灘都變成兒童池。

人民要政府這個媽負一切的責任,政府只好把人民都當成沒有行為能力的寶來嚴加看管。而這樣管制的結果呢?反正心想著出事有政府會負責,於是人民失去了風險意識,也不懂管理自留的風險。去海邊玩的人不知道有潮汐,結果漲潮之後被困住了;去溯溪的人不知道午後雷陣雨之後溪水會暴漲。結果七天之後才回得了家。

死者為大的傳統觀念,也讓社會輿論不忍苛責意外當事人的責任分成,於是所有的責任都落到「其他人」身上去了。「事出必有因」的追究習慣,則讓整個社會不願意面對事情有可能真的就純粹是意外,或是很偶然的系統性成因而跟任何人都無關。於是隨便抓一個人來負責,但是其實真正該做的是調整系統以減少缺陷而不是追究人為疏失。

當輿論都想找一個代罪羔羊出來的時候,系統或制度的問題就被忽略了,而下一個受害者也會繼續產生。這也就是媽寶系統的正向強化循環。

這就是為什麼挪威的懸崖可以沒有破壞景觀的護欄,卻又只出過一次事件。當我們忙著找人負責的時候,人家把精神花在提昇每個人的自我保護意識。成熟的人能夠認知到自己暴露在風險之下,要格外謹慎,對自己的安危負責;幼稚的人則是不顧安危橫衝直撞,跌倒了受傷了就怪桌子不應該在那裡、地板不應該那麼硬,連孩子做錯了事情也一定先宣稱本性善良都是他朋友帶壞的。有時候寶當久了,即使已經變成了家長也還存在著寶那卸責的習性。

政府成了媽,人民成了寶,這好像也不怎麼稀罕,更有意思的是,連企業都成了寶,動不動就要政府補貼。過去政府對LED產業的補貼可不少,但是扶不起,產能過剩只好拿著LED去蓋植物工廠,明明是陽光充足的緯度,卻還是把植物種到了屋子裡。

利用台灣便宜的電力聽起來也是一門不錯的生意,但是學界、業者竟是希望政府可以補貼電費,這夠不夠媽寶?更別提像是遠通電收等財團明明違約了卻還對高公局提告,像不像是小孩做錯了事情還敢做不敢當,然後抱著媽媽大腿耍賴?

靠媽、靠爸靠到這種程度,如果不是扶不起的阿斗,又怎會淪落到如此?如果台灣的企業都只能跟政府組成媽寶聯盟,動不動就要政府補貼、減稅、讓台幣貶值,說多有競爭力恐怕都要讓全世界嘲笑了。

台灣這個媽寶島,如果想把媽這個字去掉,其實也沒有那麼難,當媽的請放手,別管那麼多;當寶的請有點肩膀,該負的責任別亂推,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成熟一點,不要老想著依賴別人就能過好一輩子。

2013-12-12

目標日期基金

原發表於商業周刊《小資族學理財》專欄:哪一檔基金,可以讓我安心定期投資到退休?

Q:請問有沒有一檔基金,根據我的年齡做股債配置,可以定期投資到退休的呢?

A:
目前有一種叫做目標日期(Target Date)的基金其實就完全符合你的需求,這種基金的特色就是基金名稱上通常會有一個目標年,例如「2050目標日期基金」,指的就是預計在2050年左右退休的人,可以選擇這一檔基金來投資。

不過這種長期投資的基金,國內可以買到的基金收費相當昂貴,例如經理費可能高達1.5%,而美國市場的ETF則可能只要0.3%,每年收取的費用相差1.2%,如果累積30年下來,複利計算之後的差距就高達43%!

而這種基金會因為年期的不同,而調整持有的資產。以美國市場上的2030年目標日期基金為例,大約是為了15年後退休的人所設計的,年齡在50歲左右,所以持有的股票會比較少一點,大約持有50%的美國股市、20%的美國以外各國股市,加起來大約70%,而另外有大約28%的美國固定收益和2%的美國房地產。



但如果是比較年輕的投資人,可以選擇2050年目標日期基金,也就是針對目前大約30歲的投資人所設計的,持有股票的比例就會很高,像是美國股市高達60%,還有30%是美國以外的各國股市,兩者相加就高達九成了。剩下的一成則是8%美國的固定收益資產和2%的美國房地產。

此外,這種基金並不是退休年期一到就清算,或是強制要把錢領出來,事實上基金是持續運作的,而持有的資產則會變得比較保守,但是並不會全部只剩下債券,還是會持有一些股票,因為債券只能提供固定收益,而股票長期來說才能帶來比較理想的績效。

因此可以看到2010年目標日期基金,即使目標日期已經「過期」了,現在還是可以買得到,而這也提供了已經退休、拿著大筆退休金卻不知道該怎麼投資的老人家一個可以考慮的投資工具。這樣的基金,持有60%的美國固定收益資產(大部分都是美國公債),另外還有30%的美國股市和10%的美國以外國際股市。

其實這樣的持股比例比起以年齡來調整股債配置還要稍微更積極一點,例如30歲的投資人應該持有30%的債券和70%的股票,50歲的投資人應該持有50%的債券和50%的股票,但是在這些目標日期基金中,股票的比例都多了20%,而債券的比例則少了20%。

所以如果覺得這樣太過積極,可以自行另外買20%的債券基金來降低風險,不過不調整其實也沒關係,因為如果是長期投資,那麼已經做好資產配置的情況下,持有這種目標日期基金並不會承受太大的波動風險,而持有多一點股票則有機會增加未來的預期報酬,再加上稍微劇烈一點的波動可以讓再平衡的過程更具有優勢,因為可以更加低買、高賣。

可惜目前國內沒有這種適合用來作為退休規劃的ETF,而共同基金雖然有類似的商品,收費卻相當高,因此在長期投資的考量下,成本是相當重要的考量,建議還是選擇國外已經很成熟,投資成本也合理的商品,每個月用零存整付的方式將資金存下來,到了年底一次匯到海外券商進行交易,匯款和交易的手續費也還比在國內低。

日月光,山河暗,寶島凋零

原發表於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日月光,山河暗,寶島凋零

日月光半導體公司(ASE,Advanced 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Inc.)被高雄市環保局查獲,設於高雄市楠梓加工區的K7廠偷排含有重金屬的污水到後勁溪,下游有940公頃的農田都成為可能受到鎳廢水污染的對象。

其實日月光已經是累犯,前年八月環保署就曾接獲檢舉,沒想到在環保局人員要求設置的採樣槽中,竟然加放了自來水,導致後來政府只複查到一次違規,但日月光每天排放的廢水高達五千五百公噸,直到近日才檢出,不但酸度很高,懸浮物、COD、鎳含量全都違反放流水標準,而排放區下流竟然是農業灌溉用水的水源。

累犯又涉嫌造假,有發現異常也沒有通報,難怪高雄市環保局認為日月光情節重大,除了罰款六十萬,也希望能夠勒令停工。但日月光卻說這只是應變不及所導致的意外,是設備異常所產生的溢流。這其實也不難查,日月光每天製造多少的污染物,又花多少的成本在處理這麼大量的污染物,如果廠方真的按照規定來,安分花資源下去處理放流水,在帳面上或人力分配,總有個憑據。

這看起來相當明確,應該予以嚴懲的重大污染案件,沒想到政府卻說出一連串讓人訝異的話,但也讓人民更加理解了政府被財團企業綁架的程度。很顯然的,如果日月光停工,對台灣的經濟一定有影響,但是政府不能因此就產生任何懲處上的顧忌,甚至最後輕縱日月光,因為他們的作為對台灣經濟與社會的衝擊,甚至遠超過對日月光勒令停工所減少的營收對GDP所造成的影響。

簡單來說,如果日月光按照規矩來,它的生產對台灣的經濟有貢獻,雖然不可避免在製造過程中一定會產生污染,不過污染的處理也是一項產業,對台灣經濟的貢獻是雙重的。但是日月光造成了污染卻不願花費成本去處理,初期除了讓河流中的生態遭受浩劫,農漁產品已經停止供應,接下來可能的影響則是農田被迫長期休耕,甚至毒物累積到食物中對國人健康造成危害,這些經濟損失,卻是由全民來承擔。

停工,不只是要去防止日月光繼續污染環境,或是監督日月光直到他們提出能被政府、當地民眾以及環保團體所認可的改善措施,更是一種最直接的處罰,因為這家公司所作所為無視公眾健康與環境生態。如果政府顧慮影響經濟數據而對造成重大污染的企業輕輕放下,那麼將來就再也管不動其他公司了。

這其實是典型的破窗效應。如果一棟建築有一個破掉的窗戶卻沒被修理好,接下來可能就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因為出現安全疑慮而可能導致原本的居民搬走,最後破壞者就闖入或佔領那棟建築。相反的,如果一條乾淨的街道上,出現了一張紙屑,馬上有清潔人員打掃乾淨,就不太會有人再亂丟垃圾,而這條街道維持乾淨的成本也會降低。關鍵就在於,當破壞事件發生的時候,我們的行動是什麼?

從最近的食品安全事件,我們已經看到了破窗效應的展現,當政府對違規業者沒有施以適當地處罰,其他業者體認到做壞事的成本很低,當然就更有可能鋌而走險。而接下來則是環境與國土安全的事件,政府還要放任民宿在山上、海邊毫無管制的亂蓋嗎?當業者違規污染了環境,政府還要為了經濟數據上的百分點,不但不敢處罰業者,甚至還耗費國家資源去協助業者善後嗎?

製造業對經濟發展有正向的幫助,但是環境的污染卻是對經濟負面的衝擊,今天如果一家公司賺了一億,但是污染了價值三千萬的農地,十年無法耕種造成五千萬的農產損失,還有許多當地民眾因此而罹癌率大增,醫療費用爆增五千萬。統計下來,這樣的產業其實對經濟的價值是負的。

台灣的經濟體質沒有弱到連勒令一家公司十幾座工廠的其中一座停工都撐不住,真正撐不住的是政府幫人民守護環境的決心。因為清境民宿的觀光產值,因為日月光是台灣半導體封測規模最大的公司,政府連執法都有所顧忌,於是政府不敢執法,人民就敢犯法,越多人犯法,政府就沒辦法執法,最後只好修法,讓原本不合法的都合法,於是政府不用執法,人民也合法,這真是一個好和諧的國家。

但,這樣的國家,到最後恐怕就只剩下,日月光,山河暗,台灣將成為一座凋零的寶島。美好的環境是很有經濟價值的,除了觀光,可以有農、林、漁、牧的產出,優質作物是發展生技產業的基礎,生活在乾淨的土地,喝著乾淨的水、呼吸著乾淨的空氣,人民也健康,千萬別等到只剩下Facebook上的開心農場沒被污染才後悔。

我們是一個民主國家,政府的所作所為展現的就是人民的意志,而想要什麼樣的環境,希望政府做些什麼樣的事情,也只有我們每個公民思考清楚之後,明確表態,才能發揮作用。

2013-12-06

讓資訊不對稱的政府 根本是一種詐欺

原發表於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讓資訊不對稱的政府 根本是一種詐欺

投資市場上有一句名言:「資訊不對稱之所在,就是利潤之所在。」只要你能比別人更早一步掌握別人不知道的消息,先一步反應,那麼你就能夠賺大錢。例如:明天才要公佈的財報,你昨天就已經知道結果了,所以今天提前布局,不管是利多還是利空,你都可以領先其他投資人一步放空或作多而賺大錢。

然而,這是違反市場機制的。交易會完成,就是要有人想買,有人想賣,而如果想買的人多於想賣的人,價格就會上漲,反之則下跌,這是很簡單的供需法則,而交易是否公平,就要看買、賣雙方所擁有的資訊是否一致,當雙方的資訊不對稱而進行了不公平的交易,其實就是一場詐欺,其後果就是市場不再被信賴,交易因而停滯,同時各種市場機制也會失靈。

所以在股市上,法律上明文禁止內線交易,證交所也設置「公開資訊觀測站」來揭露股東所應該知道的一切訊息,以維持所有可能影響股價的資訊,都充分公開,至於投資人想不想知道、願不願意去研究和分析這些資訊,就屬於個人的自由了。

資訊對稱之後,讓市場機制可以順利運作的另一個重點,則是市場參與者的多元,也就是對於同一筆資訊,每個人的解讀都不同,或是解讀相同但是行為相反,那麼交易才會熱絡。例如股價的上漲,可能會讓一部分的投資人認為趨勢向上而打算買進,但是也會有另一部份的投資人認為價格已經高於價值而打算賣出,於是一買、一賣,市場才有成交。

遺憾的是,台灣的政府似乎一點都不瞭解這個簡單的道理,所以盡一切的努力在隱匿資訊而造成消費者對產品與服務的不信任,同時消費者的習性又過於一窩蜂而導致各種泡沫現象層出不窮,例如清淨農場周遭的民宿。

清境農場原本是一個好地方,然而在一窩蜂的觀光客湧入之後,各種地中海花園、法國鄉村、英式城堡、日式會館等風格的民宿也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了,政府一開始沒去管,後來已經管不了,而這些違法又危險的建築,已經形成一股強大的經濟實力,於是再也沒有人打算去動它們了。

其實從Google Map的衛星圖就能看出清境農場附近的開發情況

後來《看見台灣》的空拍紀錄片,將清境農場附近超限利用的情況呈現在大螢幕上,讓原本蒙上眼睛就以為看不見的人,也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了,但是怎麼處理呢?南投縣政府說:「如果內政部通過清境農場的都市計畫方案,將周圍劃分為旅館區、住宅區或商業區,則建蔽率可以從農牧區的10%放寬到60%,原本屬於違建的民宿都可以就地合法了。」

違法的問題可以有行政上的解套,危險的問題可就沒有了,那政府怎麼做呢?內政部長李鴻源說,「災害潛勢地圖」的套疊模式半年前就完成了,但是不打算主動公佈,以免引起業者反彈和當地房地產下跌。

換句話說,比起消費者不一定會發生的危險,政府更擔心的是公佈後一定會發生的業者反彈。然而,如果房屋像是一顆雞蛋,脆弱的地質就像是一塊豆腐,而你所住的民宿就像是一顆雞蛋放在一塊豆腐上,平常沒事,但是只要有個地震,下面的豆腐撐不住重量,垮了,放在上面的雞蛋當然也就滾下來,毀了。而政府卻不願意說,到底是哪些民宿蓋在豆腐上?

政府擔心揭露資訊會對業者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難道就不擔心不揭露資訊的後果可能是對消費者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嗎?而清境農場這是特例嗎?不是,我們四處可以見到政府的隱匿資訊,像是農糧署抽檢包裝米,發現有劣質米混充好米,卻隱匿結果;衛福部十月底就知道頂新的油有問題,但是到十一月初大統自己招認提供問題原料油給頂新之後才開罰。甚至更往前推,農委會也曾隱匿禽流感疫情。

這些隱匿,造成了民眾在消費上產生了疑慮,而且失去的是難以彌補的信任,無論是對業者或是對政府。政府一天到晚都在喊著拼經濟,但是卻又總是做出讓民眾失去消費信心的舉動,其實政府根本不需要那麼多拼經濟、救市場的作為,只要做好充分的資訊揭露就夠了。畢竟,事件造成的恐慌是暫時性的,但是失去信任所造成的傷害卻是相當長遠的。

一個事件的發生,往往不只是誰有疏失、誰受害了,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從這個事件中,去瞭解是不是有什麼資訊因為不夠透明、沒有被揭露,而導致了悲劇。

於是,在塑化劑、毒澱粉、銅葉綠素等事件接連發生之後,政府才學會了應該要求食品業者登錄食品添加物。而台南單親媽媽買法拍屋,卻因為凶宅而被銀行拒絕貸款,最後不得不棄標而損失39萬元,其實也是因為資訊揭露不夠充分所導致的遺憾。這麼多的教訓在前面,政府還要玩「沒有出事前什麼都不說」這一套嗎?

行政院長說,要召開會議,一個月後聽取初步的成果報告。當然沒有人會認為一個月真的能有什麼成果,而這一個月應該做些什麼呢?我認為還是資訊揭露最重要。《看見台灣》的齊柏林導演,他兒子就曾經發文說,盜採砂石等等的地點,因為在上映前接到了關切電話,所以紀錄片中有畫面,卻不能說地點在哪裡。其實如果一個月的整理,能把問題、地點、權責單位都列出清單並且公告,就已經很不錯了。畢竟,「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找出問題是什麼。」

「資訊不對稱之所在,就是利潤之所在。」政府不願意揭露資訊,往往趁機獲取暴利的就是那些心存僥倖的無良業者,而受害的都是被迫無知的消費者。政府知道卻不說,其實就是一種隱瞞和欺詐。

2013-11-29

國立大學的課程是不是全民資產?

原發表於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國立大學的課程是不是全民資產?

前些日子,立委林淑芬分析全國大專院校低收入以及中低收入學生的比例,全國弱勢學生的人數大約是4.6萬人,佔大專院校總人數大約2.13%。但是重點在於,弱勢學生比例最低的都是國立大學,前三名分別是陽明大學(4.1位/千人)、台灣大學(5.4位/千人)以及交通大學(5.7位/千人),而弱勢學生比例最高的卻都是私立技職學校,像是和春技術學院在101學年度,每千人就有99位學生屬於經濟弱勢。

國立大學不但學費低,資源也豐富。以師資來說,鮮少有大學教授從國立大學跳槽到私立大學的,然而只要國立大學一開缺,就可看到許多私立大學的教授積極爭取。以就業來說,許多企業也都會優先選擇幾間國立大學的畢業生。然而,能就讀國立大學的學生,經濟弱勢卻是少數。

有什麼關係嗎?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過去大家都認為家境不好,下一代還是有發展的機會,只要在學業上努力,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就有機會產生階級流動,但是如今這樣的可能性卻越來越低了,經濟能力或是社會地位,可能會變成世代傳承的特徵。

父母經濟能力好,能夠好好栽培小孩,小孩就有比較高的機會能上國立大學,享受比較多的資源,畢業後能找到的工作也比較好,收入比較高。相反的,父母在經濟上弱勢,可能因為工時長而無法陪伴小孩做功課,或是負擔不起家教、補習費用,在現行的教育制度下,只能就讀學費比較高,出路卻比較差的私立技職學校,於是階級流動停止了。

階級流動停止有什麼可怕的呢?只要你一不小心掉進中低階層,就像是身陷泥沼,再也爬不起來,於是整個社會處於中低階層的人數越來越多。2011年底全國低、中低收入總計49萬多人,但是到了2012年底卻已經增加到了63萬多人,增加幅度非常嚇人。以前認為窮沒關係,努力一點就有機會脫離窮困。現在,真的還有這樣的機會嗎?

簡單來說,經濟充裕的家庭,子女可以享受國立大學的豐富資源,經濟拮据的家庭卻只能讓子女讀私立大學。同樣都是納稅人,其實有個問題值得好好思考:納稅人所補助而開設的國立大學課程,難道只限該校的學生所能享有?這是不是全民共有的資產呢?

以台大作為例子。2012年台大校務基金的收入部分,合計168億元,其中教育部補助款佔了26%,建教合作收入佔了36%(大多為教授執行國科會計畫或政府機關研究計畫所上繳的行政管理費),還有14%是邁向頂尖大學經費(又稱五年五百億),而學雜費收入只佔了11%。


也就是說,台大的收入有超過四分之三都來自於政府。其他國立大學可能從政府拿到的經費沒有台大這麼多,但也大多超過六成。以這樣的財務結構來看,國立大學所開的課程,開放讓全民共享並不算是一個過份的要求。

那是要把上課當成開演唱會,把一堂有上萬個國人想上的課程,開在體育場或是小巨蛋嗎?當然不是,況且也沒有老師能夠負荷幫一萬個學生所繳交的報告或期中考的考卷打分數。所謂的共享課程,並不是要去排擠大學生所應有的資源,而是透過其他方式,在不影響課程進行的情況下,讓人民也能夠「旁聽」。網路科技已經能夠讓全民共享國立大學課程的理念變得簡單了,或許也已經有不少人體驗過網路上的公開課程,例如目前台大已經在Coursera上面開了六堂課程,而台灣開放式課程聯盟網站上也有不少的課程。

只是這些當然不夠,我們每年花了一千多億的高教經費,開設了數萬堂的課程,至少每年也要有一千堂課程應該錄影之後上網公開,初期如果能把各系所的必修課程都錄影上網,其實就是很龐大的資源了。不過這樣做到底有什麼好處呢?難道只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納稅,而那些稅金補助了大學開課,就應該錄影起來,讓所有國人都能共享?

其實還有其他許多好處。首先,網路的公開課程提供國人一個隨時隨地都能夠上網進修的資源。大學的課程並不只有對大學生有用處,對許多人都很有幫助。例如一位高中生在做科展的過程中,需要一些比較進階的知識,就可以透過網路公開課的方式先去修習需要的大學課程。

或是一位上班族,可能因為工作上的需要而必須學習另一個領域的知識,難道要他重考一次大學,然後在大學裡面待四年嗎?或許網路的公開課就能夠讓他很有效率的在下班之餘還可以學習新知,並且很快的能夠應用在工作上,幫國家「拼經濟」。我們政府花了許多的經費在做勞工在職進修的投資,其實大學課程的公開化就是很好的資源。

其次,對目前正在就讀大學的學生來說,同一堂課程可以聽到許多不同版本的教學,一來可以找到教法最適合自己的課程,二來也能讓老師們在教學上產生良性的競爭。例如A大學的學生,正在修統計學,但是對系上的老師教學卻相當不適應,這時候他就可以在網路上旁聽B大學、C大學的統計學課程,找到自己最能接受的「課外輔導」資源。不只有學生受益,有心精進自己教學技巧的老師,也可以互相觀摩彼此的教學方法,讓教、學的品質都提昇。

最重要的是,這些由國立大學教授所開設的課程,有其專業與學術的基礎,讓正確的知識在社會上流通,也有助於減少一些理盲的現象。

以最近的社會新聞來說,可能就有很多人擔憂食品安全的問題,但是卻又不知道去哪裡找到正確而專業的知識和資訊。這時候如果有食品安全相關的課程放在網路上,就可以讓有心學習的人可以獲取需要的知識。

當然,網路公開課程跟實體課程還是有相當的差距,例如網路課程比較是單向的教學,而很難有師生雙向的互動跟交流,這在教學效果上一定打折扣,但是就我自己上網路公開課的經驗來看,如果平台設計得夠好,同學之間透過網路進行討論,效果其實並不輸實體的課程,甚至透過網路的交流,可以分享課程以外更多的補充資料,收獲反而更多,這是我親身的經驗。

有趣的是,公開課最盛行的美國,有許多的熱門課程都是頂尖的私立大學所開設的,而台灣在挹注了國立大學這麼龐大的教育經費之後,是不是也可以思考一下,讓這些經費所開設的課程,不要只是一次性使用的消耗品,而能夠變成全民隨時隨地可以取得的教育資源?除了讓國內的全民能夠同享國立大學的教育,如果課程品質優良,或許還能讓國際看到台灣的教育品質,這比追求虛幻的百大排名還要實際。

最終,這樣的資源,或許無法給予弱勢學生一個好看的「學歷」,但是對於力爭上游的弱勢學生來說,只要願意,就能夠無止盡的享受國立大學的教學資源,強化自己在職場的實力,讓他們有機會逐步脫離貧困,晉升社會的另一個階層。

以過去的經驗來說,我已經對於任何的教改不期不待了,而要給予弱勢學生更好的教育資源來脫離貧困,讓國立大學課程公開化,並且給予修習公開課程相關的認證,或許才是最有效率的「希望工程」,而且可能五年五億的經費就夠了。

2013-11-01

逼鼎泰豐不賣醬油炒飯,消費者賺到了什麼

原發表於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逼鼎泰豐不賣「昂貴」的醬油炒飯 消費者賺到了什麼

去年九月底,作家劉克襄寫了一篇《我想吃便宜的滷肉飯》,描述他對滷肉飯漲價生氣了好幾天,讓原本要將一碗64元的滷肉飯漲到68元的鬍鬚張,最後不得不取消漲價。他的說法是:「這款食物係來自勞動階層,來自那最卑微只求溫飽的地方。滷肉飯是貧窮人家用最少錢,還可吃得到最飽足的食物。」

那時候,我只是覺得很納悶,當美國的平民美食都能發展成像是麥當勞這樣的全球性大企業,難道我們台灣的平民美食,就只能維持一碗25元的路邊攤形象嗎?如果鬍鬚張的確很用心在發展自己的企業,制定標準作業流程,讓美食可以大規模量產,即使成本比較高,難道我們不應該去支持這樣認真的企業?

今年十月,鼎泰豐決定,如果炒飯要加醬油,要加收50元,中國時報對此進行分析,加醬料的成本不過1.3元,怎麼可以收到40倍?而多數民眾一看也覺得不合理,加點醬油怎麼收費高到可以買下一個便當?

就在吵雜的討論聲中,偶然看到朋友分享一篇作家何穎怡在2007年所寫的文章,將鼎泰豐隱藏版的醬油蛋炒飯寫得相當吸引人,讓我也興起一股衝動,就算貴又如何?如果真能品嚐到絕世美食,我錢也付得心甘情願。況且兩百元左右的一盤蛋炒飯,並沒有像是一碗上萬元的牛肉麵,貴到我連嘗試的意願都沒有。

只是,沒想到在壓力之下,鼎泰豐的決定卻是以後不再接受加料的要求,只賣原味的炒飯,讓我坐在電腦前面感受到還沒品嚐過的美食就此在世界上消失的惆悵。

理論上,商品的價格具有向下調整的僵固性,也就是當成本降低的時候,很少會有廠商調降價格,但是如果成本增加,則會反應成本而調漲價格。不過在台灣,商品的價格卻好像連向上調整也存在著僵固性。只要有人認為那是屬於平民階層的美食,就不能賣太貴。即使廠商用心打造更現代化的衛生製程、努力經營品牌,升級服務,提供給消費者除了食物以外的優質體驗,都不足以成為漲價的理由。

我其實很好奇,消費者的眼、耳、鼻、舌、身,都感受不到除了價格以外的價值嗎?都辨別不出產品與服務的好壞差異嗎?難道大家的五感都成了無感?那要商家怎麼做呢?漲價不成,只好減少成本,於是排骨偷偷變小了,米、油、鹽、醬、醋、茶都用便宜貨就好,黑心食品越來越多。

我認同分析一個產品或服務的時候,要去解析成本結構,因為這樣做可以降低買、賣雙方的資訊落差,避免廠商胡亂哄抬價格或是透過各式手法欺詐消費者。但是在分析的過程中,不能只看那些實體存在、容易量化的成本,而無視於專業和品牌等無形資產的價值。當你只願意付可見的成本而無視專業對產品與服務的加值,你自己的專業就會被無視而只能得到接近成本的報酬。

抱怨薪資停滯十幾年嗎?當你消費的時候,又願不願意付錢來買別人專業呢?當人家其實用的是成本13元的醬油,媒體卻用1.3元的便宜貨來算成本,這對想要提供好產品的廠商來說,會不會到最後只能放棄自己專業與追求完美的堅持,乾脆「從善如流」算了呢?

從過去的資料來看,鼎泰豐給員工的薪資在餐飲服務業來說,其實算是大方的,鬍鬚張的待遇在網路論壇上也比王品集團好上很多。不知道消費者在思考自己付出去的錢,換來成本多少的商品時,又有沒有考慮到這些服務人員所獲得的待遇呢?還是只因為不想多花錢,只是自己的薪資沒漲,就毫無理性的認為人家的漲價就是無良的表現?這樣的想法,或許真的能讓自己的消費「凍漲」,但是其實所換來的產品與服務,早就被降級了。

我一直以為我們是一個在商業上夠自由的社會,嫌貴,不要去消費就是了。但是企圖透過輿論的操作而讓企業順從自己的意願,這稱不上民主,反倒是一種不理性的多數暴力,因為大多數聲音的背後,其實都沒有充足的資訊作為決策依據。

讓我們來看看另一個集權國家發生什麼事情? 最近中國的中央電視台報導北京星巴克售價太高,比英國、美國和印度的定價都還高,是欺負消費者,賺取暴利。但是輿論的反應卻反而是支持星巴克的定價,而中央電視台刻意想操控輿論反而引火上身,再度引起中國人民關注中國政府對物價飆漲的不作為以及各種特權與制度導致了貿易門檻與經商成本的居高不下。換句話說,星巴客賣那麼貴,問題其實是出在中國自己身上,而民眾其實很清楚。

再回過頭來看看「自由台灣」。漸漸的,好像要操控台灣的輿論越來越簡單了,無論是媒體或政治人物,只要提到某個東西貴得離譜,就能搏到版面,引起討論,鬍鬚張、鼎泰豐,甚至連Ubike都是。但是引發這些討論的人,並沒有盡責的提出足夠的資訊來讓社會大眾能夠客觀的思考,這其實並不道德。例如一台普通的單車報價一萬,聽起來跟市價的確有差距,但是如果考量報價包含往後七年的保固,這樣的價格還會覺得太誇張嗎?

台灣的GDP成份中,早就是服務業佔了將近七成,製造業只剩三成,可是我們對商品或服務的價值衡量方式,好像還停留在過去製造業為主的思維,一切只求Cost Down而沒有Value Up的意識。一杯星巴克咖啡要價上百元,就開一家不用一百元就能喝到咖啡的店,以低價搶客,這是很典型忽略價值只看價格的思維模式。

其實我們應該想辦法把服務業的精神帶進製造業,想辦法創造產品的價值而不是只會不斷壓低價格來跟對手競爭。然而,很遺憾的,我們反而將過去製造業的低價競爭思維帶進了服務業,結果導致我們國家的經濟有成長但是沒有增值,我們的產品與服務價格很漂亮但是卻讓人感受不到價值。

這是一場品味的競賽。如果整個國家都只求便宜而不去認真思考商品與服務的價值所在,那就很難能夠發展出具有價值的產業。許多人總是以為我們是因為薪資長期不成長,大家消費不起,所以才導致的品味低落,其實恰好相反,是我們的品味沒有到位,所以產業難以升級、策略毫無突破而失去競爭力,薪資當然也就難以成長了。

其實如果看到我們有一家餐飲知名品牌,光是加醬油就能收費50元,大家應該跟我們的棒球選手能夠在美國大聯盟拿到頂級薪資一樣開心才對,因為那代表市場對價值的認同能夠轉化在價格上,這樣的企業才有足夠的護城河,是真正的台灣之光。

2013-08-14

台灣創業家該考慮創黨

原發表於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賣雞排?開咖啡店?寫App?台灣創業家該考慮創黨

最近創業好像相當流行。從比較正面的角度來解釋,一來是當企業的員工薪資不怎麼理想,二來是腦子裡面有一點想法,除了自己去把想法落實以外,好像很難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實現。然而,我想也有相當多的人其實並不見得有想法,想要創業無非就是想賺到很多的錢,以及不想去企業上班被別人管,乾脆自己當老闆來管別人,這才是比較接近現實的創業理由。

有沒有自己的想法,其實從創業的內容就可以看得出來了。有沒有發現,很多人的創業,其實都是賣雞排、開咖啡店、或開發App,非常典型的台灣一窩蜂現象。當然,不是說做這些就是人云亦云,但有時候核心的創新相當有限,有一些科技產品,就只是把國外已經有的產品抄過來改成台灣的版本而已。這種情況其實你要說是創業嗎?我覺得「創」的味道相當薄弱。這時候就不得不分享一個相當經典的例子了。

一個猶太人來到一個公路旁的荒涼小鎮,發現沒有加油站,而路過的用路人都有加油的需求,所以就開了一間加油站,生意也很好。接著來了第二位猶太人,看到加油站生意很好,仔細觀察之後發現很多人車子加滿了油,自己卻只能挨餓,附近又沒東西吃,所以就開了一家餐館,生意果然也很好。接著第三位猶太人開了汽車美容中心,第四位猶太人開了旅館,第五位猶太人開了超級市場……原本只是一個小鎮,最後變成一個繁華的城市。

但是換成台灣人,這個故事就會完全不一樣。一個台灣人來到一個公路旁的荒涼小鎮,發現沒有加油站,而鎮民都有加油的需求,所以就開了一間加油站,生意也很好,接著來了第二位台灣人,看到加油站生意很好,所以就開了第二間加油站,而且打折促銷想要把第一間搞垮,結果後來兩敗俱傷,誰都沒賺到錢。

這或許跟我們教育的填鴨以及社會性格的反多元化有關。我們的教育要求學生只能寫出標準答案,所以開加油站就是標準答案。仔細觀察之後發現其實開餐館也會賺錢,卻是錯的答案,為什麼呢?因為沒有前例可循,沒有人知道會不會成功。愛迪生可以嘗試無數次而失敗,最後終於找到鎢絲而成功製造出可以維持很久的燈泡,但是台灣的教育會「為了你好」而希望你去走已經有人成功的路。所以在夜市賣炸雞排是標準答案,那麼在夜市賣炸豬排呢?

再來談談反多元化。收入高的「三師」族群,包括醫師、律師、會計師一向都比較受尊崇,享有比較多的實質禮遇和無形的社會地位,從申辦房貸到兒女找對象,都不難看出這種社會階級的存在。我們的社會其實並沒有真的在潛意識裡面落實「行行出狀元」的觀念,反而有根深蒂固的「笑貧不笑娼」。

所謂的「三師」真的是因為拯救人命、為民辯護或是專業程度而受敬重嗎?還是其實被敬重的是他們的收入?所以當我們一切向錢看,一窩蜂也就是必然的現象了。於是成績好有選擇權的人,紛紛選擇當醫師、律師、會計師和竹科新貴;就算自己成績不夠好,如果有擇偶選擇權,也會以這些族群為優先考量。我們自以為有行業以及婚配對象的選擇自由,但其實有相當大的程度都受限於僵化的社會共識。

創業不是追求標準答案

所以目前的許多創業者,看起來好像都獨排眾議,跳出了舒適圈,願意承擔風險來換取成功後的甜美果實。但是仔細一看,有不少人還是躲在舒適圈裡面,開起了「加油站」,即使想要寫不一樣的答案,但是因為看過了「課本」,如果沒有去思考過,通常就會不自覺的寫下了「標準答案」,而且一點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從眾。

知道Levis’牛仔褲的起源嗎?金礦工人需要耐用又便宜的工作褲,所以兩位創辦人並沒有跟著大多數人去挖金礦,而是改良褲子口袋,讓習慣把挖到金子就放在口袋的礦工,不會因為口袋的破損而有所損失。他們的褲子不但大賣,而這個選擇甚至讓他們所創辦的企業,即使在金礦沒落之後,也還能持續成為全球知名的服飾品牌。

當所有的人都把「賺錢」當成是創業的唯一目標的時候,有沒有另一種可能呢?有沒有想過,其實創業未必要創立一家新的營利事業,也可以創立一個新的政黨!

台灣只有藍綠兩個政治勢力,這是長久洗腦下的偽標準答案,台灣的未來不是統就是獨,這種二分法其實就是反多元化的體現。加入國民黨和民進黨,就好像是從政的必然選項,就跟成績好的學生選填的志願大概就是那幾個一樣。但是明明兩個黨都早就失去了創黨當時的理想,現在不是只為既得利益者服務,就是只在選舉期間才會甦醒,那為什麼不去挑戰第三種可能性呢?難道認為這兩個黨還有改造的空間?或是認為賺錢最重要,誰管政治好不好?

「政治創業」的有利條件

其實現在進行「政治創業」,就像是在一條公路旁的小鎮開加油站一樣,後方有加油站,但要往回開100公里;前方也有加油站,但是距離50公里,而且一天只開一個小時。在環境的客觀條件上,相當有利。

馬車公司執著於馬車,而大多沒有跟上潮流製造汽車。我們也正在看到汽車產業執著於內燃機引擎,而讓只做電動車的特斯拉(Tesla)脫穎而出。當舊的政黨無法擺脫他們長久累積下來的包袱,而沉溺於既得利益,新的政黨如果能夠找到自己的主張並且符合民眾的需求,要成長、茁壯,會很難嗎?當然,我們也一定可以想見舊勢力的反抗和壓制力道必然是很大的。

從 8月3日晚上的1985公民教召行動,我們已經看到了一個可能性,民進黨在年初所發起的113「火大」嗆馬遊行,號稱有20萬人參與,但人數還不如1985聯盟的25萬人。當然,一個議題性的集會,跟一個在野黨的意識形態集會,其實不能拿來相比。但這25萬人的表態,讓我們意識到了,我們可以不只有兩種都不想要的選項。

民眾其實一直苦惱於,為什麼要在兩顆爛蘋果裡面挑一顆比較沒那麼爛的?但就算含淚投票,選出來的一樣還是爛蘋果不是嗎?現在創黨,你只要能夠說服民眾,你是一顆好的蘋果,資金、選票就有機會跟1985聯盟的那些人潮一樣湧現,給你機會。如果你能把握住機會,把你所說的做給民眾看,要跟現在的兩大政黨並駕齊驅並不會是妄想,畢竟:「民意如流水,東飄西流無常軌;民意如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就看你有沒有足夠的信心,認為自己是那個創造出iPhone,而讓手機市場上獨大的Nokia慘敗的Apple吧!

當然,如果現在創黨,還是只談統一、獨立、本省、外省,那就註定失敗。當我們的政治都只有老議題和令人厭煩的意識形態,看似重要卻又與我們的生活、經濟毫無關係,那是舊政黨的自取滅亡。如果要成立新的政黨,當然就不能再落入這些議題裡面。去找出民眾真正在乎的,去主打大家都有感的議題,走出自己的路,民眾才會買單。所以所謂的政治創業,不但是在事業的選擇上與眾不同,連政治主張,也要找到自己的路。

而還有另一個好消息:新創的黨沒有過去的包袱。當你找到自己的Niche,民眾也有感,其實就成功一半了。

2013-08-09

像傳統父母一樣的金管會

原發表於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像傳統父母一樣的金管會

這一波的內閣改組,金管會主委意外在名單之中,陳裕璋主委下台,由財政部次長曾銘宗接任,而外界認為兩人的差異就在於態度,陳裕璋保守,曾銘宗開放。

我們先來看一下金管會的成立宗旨,有以下四項目標:維持金融穩定、落實金融改革、協助產業發展、加強消費者與投資人保護與金融教育。但是在我對台灣的金融產業瞭解得越來越深入之後,卻開始發現,至少在「協助產業發展」以及「消費者與投資人保護」這兩個目標上面,金管會的作為其實深深陷入了自我的矛盾。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金管會為了保戶投資人而設下了許多禁令,像是去年禁止買保險送禮券,或是最近「提醒」投信業者在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可能快要退場的現在,應該謹慎評估高收益債券基金或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的發行時機。這些禁令或對金融業者的提醒當然是立意良善的,但是必須要提醒的是,身為主管機關不能便宜行事,金管會並不只有「禁止」這個手段,而要去評估適度開放然後確實監督的可能性。

在金融海嘯之後,許多衍生性商品都變成了洪水猛獸,甚至連新一點的金融商品,在台灣都很難發行。就以黃金ETF(Exchange Traded Funds)為例,目前的規範中,ETF的投資標的只能是有價證券,所以無法發行持有實體黃金的ETF,而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管理辦法中也限制了ETF必須追蹤指數的表現,但是黃金報價並非指數。

或許有人會以今年以來黃金的行情表現差勁,而認為幸好有目前的種種限制而得以保護了投資人,但真是如此嗎?如果能早幾年發行,投資人反而有機會享受到黃金的上漲行情。

就算只談今年好了。我們應該來看看,表現相當亮眼的美股,在台灣市場有相對應的ETF可以當作投資工具嗎?市場上對於投資海外市場的ETF遲遲難產,金管會有任何「協助產業發展」的作為嗎?結果台灣在ETF的產品線,遠遠落後給香港和上海、深圳這些交易所。

ETF是目前各國證交所極力推行的投資工具,大多追蹤指數,屏除了經理人表現時好時壞、難以事先選擇的不確定性因素,運作成本也可降到極低,對投資人來說是相當理想的標的,但是卻因為不合時宜的法規與主管機關的消極,而難有好的發展,這真的有保護到消費者嗎?

其實在我的觀察之中,太多的禁令或是對金融商品發展的保守作為,不但沒有幫到消費者與投資人,反而讓他們陷入了更大的風險之中。

金管會過去有太多的管制,而鮮少放心思在「協助產業發展」,所以導致金融產業的發展處處受限,但是面對股東又有獲利壓力,於是紛紛鋌而走險,對金融消費者無所不用其極的推銷各種金融商品,結果只是換來更多的禁令。遺憾的是,真的發生糾紛之後,金管會能給消費者的協助與對金融業者的處置反而都相當有限。

當然,長久下來,消費者也學乖了,面對台灣金融業者所發行的那些昂貴、過時、績效差、風險高的金融商品,越來越不買帳了,不管是共同基金還是保單,在消費者心中評價都不高。既然國內沒有好的投資工具,怎麼辦?於是很多人開始學著自己去海外的金融機構開戶做交易,雖然失去了自己政府的保護,但說不定像是美國這種成熟市場的政府,對我們這些「外資」的保護還更周到?

金管會的全名是「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其中銀行局、證券期貨局和保險局分別是針對這些金融產業進行規劃、監督和管理,而檢查局則是進行金融檢查的工作。但是過去的作為,其實就跟大多數的父母沒有兩樣,只會說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可是業者要發展卻又沒有規劃一個理想的環境,降低各種阻力。

在產業發展上,其實金管會的角色是「服務」金融業者排除各種障礙才對,而不是四處設限。畢竟業者是營利機構,錢不好賺最後就是想盡各種方法欺負消費者。在監督產業的時候,金管會不能每次遇到金融業發生弊案的時候,都只會處以不痛不癢的裁罰,結果就是每次違規的都是那幾家罰不怕的業者。在管理產業的時候,金管會不能只懂下禁令,雖然這樣做比較簡單,但是真正應該做的,是去規劃和創造雙贏的局面。

就以最近金管會打回票的產險業者健康險保證續保為例,保證續保的一年期健康險,對消費者來說是相當理想的產品,但是金管會卻以「經驗不足」的理由而不願意開放產險業者所發行的健康險能夠有保證續保的條件,這不但是對產險業者的發展不利,也讓消費者承擔了風險,萬一哪一年體況變差,保險公司因此不願意續保,不就沒有保障了?這樣的「管理」結果,就是雙輸。

所以「協助產業發展」以及「消費者與投資人保護」這兩個目標真的只能選擇一個嗎?希望未來的金管會能夠有足夠的智慧,找到平衡點,既能讓金融產業有理想的發展環境、更創新的商業模式,發行更優質的金融商品,也能保護到消費者,讓投資人獲得更好的績效。

或許,我們可以觀察一下,有做功課的保戶,什麼時候可以在網路上買到自己所需要的保單,而不用在「親視親簽」的要求下,一定要去被保險業務員洗腦和創造無謂的需求?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